记者日前在宜宾县柏溪镇采访时,在海拔726米高的少娥山上,发现了一座建成于元朝时期、占地500多亩的古山寨。
山寨共有寨门两个,东寨门保存完好,西寨门已坍塌断裂。在当地百姓带领下,记者从山寨东面山脊攀越,来到东寨门。寨门雄伟挺拔,宽约2米,高约3米。寨门成圆拱形,由于寨门上的部分石块塌落,年久失修,拱门上长出一棵郁郁葱葱的棬子树。寨门及寨墙均用大石块罗列堆积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自然天成,无灰浆、水泥等任何粘合剂。寨门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大孔,为关闭抵御寨门所用。
寨墙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宽约3米,高约6米,雄伟壮观,绵延横亘在山梁上,呈规则带状,现还保存完好有一千米多米长。山寨后方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
据当地考古专家介绍,山寨修建于元代,为当时百姓为避战乱、抵御猛兽袭击、防止盗贼而建。据《宜宾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全国开展的剿匪行动中,为消灭少娥山寨的土匪,解放军一名班长在此英勇牺牲,后埋葬于少峨山下。
推荐阅读:
江西又一千年古寺奉新百丈禅寺修复落成
江油窦圌山灾后修复全面竣工重现昔日风采
泰山岱庙
犀角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