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易筋接骨,精细缝合,重现“画屏”风光;古建筑精雕细琢,修旧如旧,风采不减当年。日前,记者在江油窦圌山风景区看见:曾经因灾后恢复重建施工而漫山遍野搭满的脚手架即将全部消失,标志着窦圌山岩体抢修加固与云岩寺古建筑群(文物本体)的恢复重建全面竣工。
在窦圌山风景区每一条游道旁,比比皆是的小吃摊档生意竞相火爆,吸引一拨拨游客趋之若鹜。眼看窦圌山旅游日渐恢复元气,一个个摊主喜上眉梢……
5.12刚过,专家冒余震踏勘窦圌山
窦圌山,曾经被诗仙李白题诗赞美:“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然而,三年前的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却使的窦圌山风景区内大量建筑垮塌、道路中断、山体断裂,窦圌山山体更被地震拉出无数裂缝,特别是三座奇峰出现崩塌的前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圌山云岩寺70%的古建筑严重损坏,30%的古建筑整体垮塌。其中,玉皇殿、窦真殿、东岳殿、春台等多座建筑整体垮塌,飞天藏殿等墙体坍塌、损坏严重。
而窦圌山三座奇峰原高60-70米,天然坡度多在70度以上,是典型的砾岩丹霞地貌。奇峰的峭壁上凸起的累累鹅卵石紧紧地嵌在山壁上,坚固无比。但是,大地震却让原来稳定的岩体移位,地震把山体撕开了无数条口子。据震后勘测报告显示,三座奇峰峰顶的危岩体随地震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倾倒、滑塌,未破坏的危岩体在暴雨等因素下也极有可能崩落,对顶部殿宇的修缮及游人的安全都造成极大威胁。攀岩场出现5处危岩体,有的危岩体顶部已出现外倾迹象。
2008年6月20日,领受国家文物局的“军令状”之后,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风尘仆仆奔赴江油窦圌山,冒着频频发生的余震,将生命置之度外,对云岩寺古建筑群的灾情展开现场勘查。通过对古建筑的主要数据与构件进行测量,对残破的部位进行记录,为云岩寺的修复制定保护方案。
推荐阅读:
泰山岱庙
犀角雕
南城麻姑山古亭桥
永康给中国最长的古廊桥装上“怀旧灯”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