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家宅第别具特色承载几代人记忆
真正平民百姓的房屋一般很难经受住时间的消磨,而传统官式大厝,如今虽然斑驳不堪,却仍显主人当年的威风。屋脊飞檐的华丽外饰,砖石门墙、楼房前后的花圃,以及风韵犹存的胭脂砖,还有那一排美人靠,席位依稀可辨。
林扬祖故居以及附属建筑里,多数年轻的后人已经搬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林伟强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有着他很多的童年记忆,尽管周边渐渐充斥着浓厚的现代商业氛围,但他还是十分眷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
后街上的几座古民居,都有着极具莆田特色的卷书墙头和格扇窗。林家宅第坐南朝北,是双座七间厢加护厝和后供堂。前院是一个用规整条石铺就的长方形大埕,石埕三面围墙,北面为院前方的照墙,东西两墙则各开一扇石框仪门,西门临庙前街道,东门可通罗巷里直达后街。
廊檐梁架及斗拱、雀替等雕饰简洁大方,大门额的悬匾已摘毁,仅剩下一对门簪。正房和厢厅、重厢厅的前窗均采用古典式的拼木花格窗棂。

保留特色店铺增加市政设施
此前,莆田有关部门已邀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古街制定了《保护规划》。考虑到目前后街上整体风貌较好且商业活动繁荣,但周边新建的小高层建筑及随意搭建对整个街巷景观的影响,且绿化率、社会车辆经常见缝插针停车的现状,规划通过后,秉承修旧如故的原则,将这里建成家具步行街,同时保留原有的民俗特色店铺,并增加路面市政设施。
根据规划,将对沿街破损店铺进行修缮,粉刷白色墙面,去除晒衣架;去除外墙各种挂线,清洗灯笼;更换损毁木板墙面,清洗污浊木板,电表集中隐蔽设置。尽可能保留所有现有的街道绿化,以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与环境,新增绿化将鼓励采用乡土物种。有针对性地补充多样化的绿化形式,采用可移动绿化。街道照明采用灯笼和壁灯,光线使用暖色调。
莆田地区门头的类型主要有门屋式、门斗式、门楼式及门框式,门头的大小、规模和式样是体现建筑的主要功能和性质的一个标志。维修整治中将逐一根据不同配合建造相适宜的门头,尤其注意门头各部分比例的协调,新建门头宜简洁,避免使用繁琐的装饰。
推荐阅读:
徽风古韵建筑
七成网友看衰岭南建筑命运 受冷遇或因三大因素
石家庄白佛古村庄
淄博周村文昌阁整体移址修复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