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业主“ran5415”在良渚某楼盘业主论坛发帖:小区19幢2楼业主在北面公共绿化地带建起了一个牌坊,声势浩大。现在施工仍在继续,绿化已经被水泥砖瓦替代,自然风光正在被蚕食。长此以往,小区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帖子一出,小区业主们反响热烈。截至昨晚10点,该帖浏览量已达22623次。
“难道要搞成小区的一个景点?”“这是明摆着要把公共绿地当私家花园!”
一片绿树中竖立着一个“退闲轩”
见习记者金洁洁核实报道:昨天下午,我们来到良渚的这个小区。小区于2007年交付,由68幢多层组成,共858户业主,入住率约50%。
小区依山而建,环境清幽,越往小区里走,坡度越大,绕来绕去,走了十多分钟,在一个绿树包围的地方看到了19幢。
一个保安带我们绕过18幢,来到19幢2楼北面的绿地上。传说中的“牌坊”出现了——这是一个仿古建筑物,就像老底子墙门里的那扇石窟大门。
量了一下,牌坊有4米高,1.87米宽,32厘米厚,中空,门牌上写着三个魏体字:“退闲轩”。
石门的外围用青砖包了起来,紧靠着小区19幢西边的山坡。石门口一路铺了8米左右的青砖,一直连到2楼业主家的后门。
仔细打量这扇竖着的牌坊,做工还蛮精致,雕刻有狮子、龙、麒麟等。
没有一定专业知识,还真不晓得怎么来形容这个牌坊上的雕刻。不过从石门的雕刻来看,应该是有点年代了,难道主人是个古建筑收藏爱好者?
为什么要把牌坊立在家门口?这是我的疑问。
花了10多万元从安徽乡下买来一副古建筑门套
带着疑问,昨天下午3点半,见到了2楼的主人。
他姓张,48岁,个头蛮高,有1米84,身形蛮结棍。穿一件黑色T恤,韩版长裤,棕色皮鞋,手上还戴着一款老式的机械表。
他看我盯着手表看,说:“海鸥牌的,是我从古玩拍卖会上花了2万块钱拍来的,绝版的。”张先生说起话来声音淳厚。
张先生是杭州人,古玩爱好者。他先说起了牌坊的来历:2004年初,安徽农村一户农家,孙子要结婚,要拆祖屋,修新房,拆下来一副古建筑门套。
张先生的藏友看到了,拍了张照片,给他发过来,问他要不要。
“我把图片放大一看,太精美了!这户人家的祖先肯定有人在清朝当过大官,退隐回乡的时候,造了这个门套,名叫‘退闲轩’,是回归自然的一种生活态度!我一看,太喜欢了,花了10多万元给他们家翻修新房,才得了这副牌坊的门套。”张先生说。
推荐阅读:
河南违法建筑藏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建筑美中的阴阳相成
别有洞天 粤北佛教胜地丹霞山
观音道场 圣境普陀 兴衰荣辱与成败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