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庾亮楼,位于鄂城区古楼街北段。巨型石砌成的半圆拱门跨街而立,气势高阔雄浑。楼上是粉墙青瓦,雕花木窗,结构古朴而庄重。据《武昌县志》记载,此楼原为三国时吴王孙权之端门,至今已有1700多年。亦有人称为“南楼”,因其在武昌县治之南。民间较多的是之称为“古楼”或“鼓楼”。
晋咸和九年(334年),庾亮接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领江、荆、豫三州刺史,号征西将军,迁镇武昌。在武昌期间,庾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坦率行已,招集有方,政绩丕著。”被地方誉为典范。庾亮有一次戴月闲游,踏木屐漫步登上南楼,其部属殷法、王胡之等人正聚会南楼赏月,看见庾亮的到来都惊慌不已,准备回避,庾亮就势躺倒在胡床上,笑着阻止了大家,并和部属一起不拘一格地闲聊起来,不知不觉聊到了天亮,此事被载人《世说新语》。
此后,人们将庾楼称为“玩月楼”或“庾公楼”,赞赏庾公平易近人和坦率真诚。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武昌,陪宋中丞在南楼夜饮,听人谈起庾公当年故事,不禁乘兴写下一首诗,使南楼流誉更广。李白游过南楼之后,历代名人墨客到南楼的咏叹也络绎不绝,更让这座古楼闻名于世。南楼在历史上曾被多次修葺。明、清两代,戚元礼、谢叔宾、熊登、邵遐龄等地方官各修葺过一次,熊、邵二人还各留下《重修庾楼记》一篇。现存古楼是民国年间在原基复建的,内空高12米,宽11米,长16米,人车通畅无碍。
1983年后,鄂州市政府将古楼列为重点保护单位,曾拨专款修葺一新,2002年11月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已成为中外游人观瞻眺远的著名景点。
推荐阅读:
新疆2000多年前古墓群重见天日
解码昌乐骨刻文 中国文字起源的历史可能改写
新疆昭苏一古墓葬群出土50多件珍贵文物(组图)
探寻故宫哥窑文物的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