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李菖鹂)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二年级的70余名大学生来到丰润后冯各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中,大学生们观看了介绍唐山市文化遗产的系列展板,参观了发掘出的金代古路、房屋等遗址,听取了考古队工作人员关于最新发掘进展的介绍,获益匪浅。
从小就喜欢考古的贾真秀同学来到挖掘现场特别兴奋,一会儿蹲在地上看看古路上清晰可见的车辙印,一会儿拿起出土的陶片、瓷片细细端详,一会儿又跑到考古工作者身边问这问那。她说:“考研我准备报考考古专业,将来亲手发掘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考古工作者的辛苦和文化遗产的魅力,今后要从自己做起,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出一份力。
带队的政史系老师周振毕业于山东大学考古系,他表示,《考古学通论》是政史系学生的必修课,但一般都是配合幻灯片、视频讲解,比较枯燥。而来到现场,以一种更直观、更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李子春则表示,和大学生的互动,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体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和手段,拓宽眼界,增强对文化历史的保护意识,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
当天下午,负责现场考古工作的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峥还来到唐山师范学院,专门为政史系学生讲解考古发掘基础知识,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推荐阅读:
新中国考古成果展在陕开展 近400件珍宝一饱眼福
公众考古南旺"再续前缘",遗产保护汶上"全民动员"
甘肃文物市场陷身不打假怪圈的尴尬
文物化身动漫美女 更具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