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1日上午,十余名施工人员对阆中陕西会馆大殿屋顶进行维修。他们小心翼翼地揭去一层层残破瓦片,一个未曾让他们想到的情景出现在眼前:经相关部门鉴定,这批彩画为清朝乾隆年间所绘,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建于清朝的阆中陕西会馆,其屋面、梁架等主要承重构件出现腐朽、断裂。为达到“修旧如旧”效果,震后会馆维修工作十分慎重。2月25日,记者从阆中市文管所获悉,在日前的一次会馆屋顶的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天花板上竟然“藏”有上百幅保存完好的描金彩画。经相关部门鉴定,这批彩画为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所绘,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维修屋顶:惊现百余幅描金彩画
2月21日上午,成都市宏泰建筑有限公司组织10余名施工人员,对阆中陕西会馆大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损的屋顶进行维修。几个工人爬上会馆大殿的屋顶,小心翼翼地揭去一层层残破瓦片。突然,工人王师傅发现,揭去瓦片的会馆大殿天花板上,竟然出现了许多幅模糊的彩色图案。擦试掉图案上厚厚的灰尘后,一幅巨大的“龙翔九天”画面清晰可辨。
闻讯赶来的阆中陕西会馆抢险修缮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华礼立即叫停施工。通过现场仔细察看,大殿的天花板上不仅有“龙、凤”画面,还画有“麒麟、飞禽走兽、山水花鸟、奇石宝瓶”等内容,图画数量多达196幅。同时,在大殿的梁、方、柱子上还有以“卷草、云龙、云纹、二龙戏珠”等图案为主的近500平方米彩绘,在中殿两侧山墙下碱部位发掘出4通修缮石刻碑记,在中殿正脊檩发现有清乾隆元年维修题款。
李华礼随即将这一重大发现向阆中市文管所报告。得知陕西会馆发现珍贵彩画的消息后,阆中市文管所当即组织专家前往施工现场查看,经现场初步认定,这批彩画系年代久远的描金彩绘,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专家揭秘:“宝贝”今年270余岁
在众多的描金彩画中,以“龙、凤”为主题的两幅彩画最为引人注目。在长约1.5米,宽约1.3米的木板上,飞龙张牙舞爪,腾云驾雾,身上的一块块鳞片闪着耀眼的金光。凤凰则高扬头部、舒展双翅,在祥云里飞翔。画面有红、黑、黄、金、褐、绿、橙等多种颜色。
推荐阅读:
江西上饶:惟义公园设施遭损毁
贵州安顺:武庙修复对外开放
海口:五公祠是否要受到保护
山西大同:北城墙修复保护工程今年开工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