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东城墙、南城墙修复保护工程之后,我市今年即将启动北城墙修复保护工程,这不仅是2011年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记者与古城墙修复保护工程指挥部取得联系,初步了解了有关工程的部分情况。
“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址砌以石,墙甃以砖。”是大同城墙的真实写照。经过古建专业人员的勘测表明,现存北城墙保存一般,瓮城、月城及六个马面已全部不存,城墙占地面积约15.8公顷,总长约1800米,总高约12米(含垛口墙高约14米),东起东北角台,西至西北角台,南至20米外内环路,北至20米外护城河。因城墙内侧近几十年来的新建筑紧邻墙脚密集建设,原瓮城位置已新建了大量楼房,布局混乱。城墙外侧紧靠墙体处及护城河位置上建满了大量的居民小院,有的住户甚至在墙体上开洞建设了储藏室,形成了墙体内外与民居交织在一起之混乱状态,给古城墙修复保护带来一定难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调查资料,北城墙修复保护工程将继续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的指导下,保护、修缮、加固北城墙现存建(构)筑物文物本体,使其历史真实性不受损坏,忠实地保存和传递其自北魏至明清历代城墙墙体及其上部的结构特征、建筑风韵、历史信息及其文化内涵。同时,在认真考察、仔细分析,全面掌握历史照片、历史记载、历史原貌的前提条件下,科学谨慎地修复有据可考的建筑物。
推荐阅读:
四川刘氏庄园灾后抢救保护工程通过验收
海口:五公祠将原址修复扩建(图)
贵州安顺:武庙修缮完工向游人开放
宁波:陈岙青瓷窑遗址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