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自然山水园 >> 正文
铅山河口养在深闺的千年古镇
来源:天极网  日期:2011-12-22

河口古镇

    说起江西的古镇,估计全国人民的第一反应都是婺源。其实,婺源只是个村庄,并不能称得上古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西确曾涌现过数个著名城镇,她们是水运时代市井繁华的代表,也大多在商品经济的洪流中迅速衰落不为外人熟知。下面介绍的曾有““八省通衢”之称的铅山便是其中之一。

    铅山建县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因盛产铅而得名。铅山地名读yanshan。在水运时代,铅山县城所在地河口镇作为一个“八省通衢”,把闽江水系、瓯江水系、钱江水系与鄱阳湖、长江进行贯通的商业重镇,也就是说,河口是赣、闽、浙、粤、鄂、豫、皖、湘八个大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河口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而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河口会馆云集,富商扎堆,货源充足。富足的河口先人没有浪费他们的富足,在“买不完的河口”时代,建造了现在“看不完的河口”。

河口古镇

    铅山县城所在地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五米长的明清古街,由东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筑,旧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长约2.5公里,宽6米,路面用长条青、麻石铺砌而成,布满车辙。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之盛。

    河口曾经是一座商业重镇,也是一座生活的小城市。沿江的一堡到三堡是当年的商业街,街上商铺林立,如今只有一两个小店开着,当年的大商号成了卖点小烟酒的小杂货铺和早点店,更多的商号成了住家还有闲置着的。陆路时代注定了这个镇子的没落,昔日喧闹和忙碌已经不再。但是留守着老街的老人和孩子们,似乎延续了老街的生命或者说赋予了老街新的生命,他们以老街为家,有了只属于他们的生活。

河口古镇

    狭窄深长的防火和排水通道,成了人们下河去的通道;两对面的店铺二楼之间架起了竹竿,可以晾晒衣服;锅灶搭在门口,就解决了原先店铺的格局缺少厨房的问题;老街的石板路是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场;老人就坐在门口,看着过往的行人,仿佛参透了人间一切的纷纷扰扰后的平静。

    如果在哪个南向的弄堂口拐进,走不多远,就到了惠济渠。惠济渠据说为明代内阁首辅、户部尚书费宏所修。惠济渠在老城区的一段向东绕成一个半圆弯月型,然后向北注入信江,弯月形走向延长了河道的长度,让尽可能多的人家可以沿水而居,解决城区居民的用水和消防需要。河道的外侧是石板路,河道的内侧则是一座座的宅院,每座宅院的门口有一架石桥跨过惠济渠与河道外侧的大路连接。河堤、石桥、用水埠头以及沿河的民居的建材大多是采自当地的红石头,尽管经过数百年的岁月,红石头依然色泽鲜艳,倒映在渠水里,实在是意趣盎然。

    古镇北面,是闻名的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现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寺边有一天然水池,上书“天乳寺”,相传为康熙手迹。它门临信江,有石阶盘曲而上,古寺修竹,树木掩映.每当傍晚,夕阳西下,山水交映,晚霞飞红,如在诗情画意中。

推荐阅读:

青岩镇 神秘安详的边陲古镇

大埔古镇 客家的香格里拉

原生态大圩古镇 守望不老传奇

四川十大古镇之上里古镇

编辑:菩提树
清水蜿蜒前行,河岸垂柳依依,石道曲径通幽,白玉石栏杆矗立,两岸是明清..
江苏江阴长泾镇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北依长江..
位于济宁任城区南张镇凤台村,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文化..
方山风景区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境内,距县城25公里,离泸州市区16公里,面积..
当今世界有许多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例如东京、芝加哥、纽约和迪拜,但早在几..
古镇位于宁波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
 ·山东济南民间古建筑壁画寻踪..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