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引泉”造就山中城郭
这应该是一个初夏的清晨,晨曦穿透山顶的白云,在山顶的林地上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露水从葱嫩的野草上悄然滑落,滋润覆盖泥土的苔廯。山脚的大宁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清澈见底,鱼儿翕忽游乐,往来嬉戏。
林间,一只长着美丽长角的白鹿优雅地舔食着浆果上的露珠,它似乎并不清楚,不远处一位身披兽皮的猎手已经悄然拿起了弓箭。
突然,天空盘旋的鹞鹰发出一声嘶鸣。受惊的白鹿甩开四蹄向丛林深处跑去。敏捷的猎手不愿放弃到手的猎物,紧随白鹿追去。
白鹿似乎并未尽全力奔逃,不时还回首张望,而猎手却竭尽全力在追赶。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奔跑的猎手撩起弓箭准备发出最后一击时,瞬间爆发的一片银光迷失了他的双眼。银光过后,白鹿不见了踪影。猎手的眼前,只剩下一座山洞和洞中汩汩淌出的清泉。
沮丧的猎手此时已是又累又渴。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筒,舀起泉水便喝,却发现看似清澈的泉水咸得出奇。猎手惊喜万分,用竹筒带回泉水,回家熬出了一捧雪白的食盐。盐是当时珍贵无比的东西,猎手醒悟,原来白鹿是来指引人们找到盐泉的神使。
山中发现盐泉的喜讯,很快传播开来,人们纷纷前往汲水熬盐,并依山修房。逐渐地,小道踏成了大路,山林变成了市井。盐泉所在的大山,被人们命名为宝源山。人们在盐泉旁建起了“猎神庙”,在泉眼旁的石壁上镌刻上了纪念猎神发现盐泉的功绩,曰“黄金玉洞”和“宝源天产”。一座繁华的城郭,也随之在大宁河畔崛起,绵延千年。“白鹿引泉”的雕像,也成为了有“桃源峡郡”美誉的巫溪县城的标志。
“巫咸文化”领衔华夏文明
“白鹿引泉”的传说,在大宁河畔的宁厂古镇已流传了五千年。这里的文明,伴随着华夏大地五千年文明衍兴。中国最古老的文献《山海经》,及著名古籍《水经注》、《华阳国志》中,都曾对源于宁厂古镇前身“巫咸古国”的“巫咸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山海经》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据历史学家考证,“巫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现在的巫溪县宁厂镇一带。其中的“葆山”应当就是现在的“宝源山”。当时,巫山、巫溪一带聚居着一些巫人部族,“十巫”之首“巫咸”创立了“巫咸国”。“咸”即“盐”,巫咸国以盐兴国,同时还盛产药材。
《山海经》又载:“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这段话的意思是:巫咸国在舜时期称巫臷国。巫臷国民不用耕地织布,衣食也非常充裕,就因为拥有食盐资源。各地农牧人都应其所需求,运其土产前来兑换食盐。巫臷国遂成“百谷所聚”的富裕国家。
从《山海经》的记录不难看出,“巫咸文化”是最早的华夏文明之一。由制盐而兴的宁厂古镇,曾创造“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辉煌。在清乾隆年间,宁厂古镇的盐灶达336座,煎锅1008口,号称“万号盐烟”。那些仍居住在古镇上的老人们说,直到解放初期,这里还有用柴炭灶熬盐的作坊91家。每家作坊每天能产盐4-11担,每担100斤。全镇盐年产量20万担以上。修建于峭壁间的盐马古道和奔腾不息的大宁河水,成为了食盐外销的交通要脉。
宁厂古镇可谓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之一,堪称世界的“上古盐都”。自盐业兴盛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在这里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期,宁厂古镇已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辉煌的历史长河中,“巫咸文化”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古镇涅槃盛景将重现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进步,古镇昔日的兴盛终于在1998年告一段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这一年,镇上所有的制盐作坊全部停产。
告别往日的喧嚣,如今的宁厂古镇依然能在安详与宁静中四处透出历史文化的厚重。古镇依山傍水,青石街道蜿蜒逼仄。“七里半边街”上,传统结构的木楼、吊脚楼随处可见。古镇四周,迄今保存着大量手工制盐的遗迹。那布满青苔却依然屹立的扯卤木架,那铁锈遍身却仍旧坚固的熬盐铁锅,那龙君庙前汩汩喷流盐泉的石龙头、分卤孔,似乎仍在滔滔不绝地向后人诉说着古镇当年“万商云集”的盛景。
2010年12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公布,宁厂古镇榜上有名。当年,巫溪县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对宁厂镇历史文化保护进行广泛宣传。宁厂镇政府与县文管所共同对古镇62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环境要素进行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对已获市、县级文保单位的自留盐井、龙君庙依法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委托所在地社区进行保护管理。对出桥头溪码头、盐卤分孔遗址、制盐作坊、方家老屋等13个具有较深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申报县级文保单位。
同年,在市城乡建委的大力支持下,巫溪县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了宁厂镇公路交通的“白改黑”,修建了临时停车场,对部分已损坏的步行路进行了恢复建设;逐步加快对古建筑、人文景观的恢复,投资160多万元对盐造厂、吴王庙遗址进行清淤、恢复,建立了宁厂镇历史文化陈列馆。今年又启动了5座危桥的修缮工作和龙君庙的复建准备工作。
随着宁厂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成功,结合独具魅力的巫文化,巫溪县完成了《宁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修编,投资3.5亿元进行宁厂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同时,拟将宁厂古镇建设成巫咸古国遗址公园。现已委托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巫咸古国遗址公园的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宁厂古镇的水保、环评、地图测绘、地灾评估等工作。而随着古镇被重庆纳入“7+4”旅游发展战略,被重庆市交旅集团纳入重庆市三峡库区旅游总体开发项目,古镇发展再次迎来重大契机。
不久之后,一座充满传奇色彩,曾领衔华夏文明的“千年盐都”,将广纳四海宾朋,重现昔日盛景!
方家老宅走进宁厂感悟历史轮回
说实话,如今的宁厂古镇看起来有些肃杀。现代文明的冲击,让这座藏身深山的古镇荣耀渐洗,繁华褪尽。古镇上,断壁残垣随处可见,让人不胜唏嘘。据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如今留驻古镇“七里半边街”的居民,不过两三百人,且以老弱妇孺为主。
倘佯于“七里半边街”,偶尔会遇到一些蹒跚的老人。这些老人当年几乎都参与过当地盐业生产,他们很乐意和游人谈起那些关于古镇的往事,如同迟暮的英雄忆及当年的豪情。
昔日盐工的悲欢离合,盐商的喜怒哀乐,以及整座街镇的兴旺萧条,都化作一幕幕老广播剧,在“七里半边街”上不断上演。
老人们最不愿提及的,还是年轻人的离去。在他们心目中,这代表着家乡的发展将后继无人。不过,挽留与责骂始终难以羁绊后辈们激荡的雄心,新兴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他们背井离乡,只希望能到那些陌生的地方淘取到人生的桶桶黄金。
历史总是在轮回中前进。事实上,宁厂新生代的选择,无非是当年前辈选择的重复。若干年前,从华夏各地赶到宁厂“淘金”的外来青年们,在这里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创造了悠远的文明。
短暂的萧条其实并不影响宁厂在历史长河中显赫的地位。青藤缠绕的柱基、杂草丛生的庙宇、锈迹斑驳的盐锅、青苔裹覆的井架,这些无处不在的历史遗迹,让人如同面对沉睡中的吴哥般,对创造古镇文明的先人们肃然起敬。
记得重庆市城乡建委主任助理张其悦在谈及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时,说过的一句话很是经典:破损一定比破坏好!只要修复保护得当,建筑中历史文化元素就还能大量留存。那种墙斜了、柱朽了就推倒重建的做法,才是对古建筑最大的破坏。
滔滔大宁河水,见证着宁厂古镇的兴衰。不必悲悯,古镇的下一次繁荣,很快又将来临。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城北部,大巴山东段南麓大宁河畔,南距县城10公里,东临雄奇险峻的大官山风景区和清澈见底的大宁河,西有明代元罗洪先隐居的仙人洞,南接明末李自成部将贺珍坚持抗清斗争18年的军事据点“女王寨”,北毗闻名遐迩的宝源山和耸立在孤峰之巅的“桃花寨”。
宁厂古镇处于渝陕鄂三省交界的峡谷地,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褶皱带之南,属扬子地台缘凹陷褶皱及四川中凹陷区。古镇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三面板壁一面岩,是典型的山地地貌,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古镇内后溪河穿镇而过,两边山上灌木丛密集,除遇暴雨洪水期短时间河水浑浊,大部分时间河水清澈见底,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无任何污染,环境优美,是旅游休闲观光的胜地。
宁厂古镇历史悠久,是川东地区的发源地和文化的摇篮。根据史料记载和专家学者的考证,宁厂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最早被人类发现的地面盐泉区,也是人类文化发育最早的地区。
三国时期,刘备为巩固荆州,加大盐业控制,废巫而立北井县(县北有井,故名)。宋代设江离镇,设巡检司。清乾隆年间,盐厂设大师署,建盐厂守备署、把总署、演武厅、火器局,民国29年设宁厂镇建制。解放后,“区乡(镇)村组”建制,宁厂为区公所驻地,2001年区公所撤销。
宁厂镇由于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镇,加之随着盐业的全面停厂,居住人口的搬迁,该地建设活动减少,新建的房屋较少,到目前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古建筑总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重点保护明末清初的建筑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方家老宅、盐厂、过街楼等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古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其余2.5万平方米民初的居民建筑80%以上完好。
宁厂古镇是中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地域文化博览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悠久的制盐史和保存完好的西部民居建筑群,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2005年,宁厂古镇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12月,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推荐阅读:
魁星阁修葺一新于本月底竣工
番禺沙湾古镇古祠堂“穿越”复古
铁岭银岗书院
铁岭崇寿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