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堂门内有门,门门气派
留耕堂一对门神好威风
沙湾古镇的蠔壳墙
在起源地听最地道的广东音乐,品尝最地道的沙湾小吃,客居最地道的岭南民居……只要你亲临番禺沙湾古镇,都能收获“地道”感受。昨日,记者在岭南沙湾古镇保护修复与旅游开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3年的保护式建设,以留耕堂和清水井广场为重点的沙湾古镇保护修复和旅游开发第一期工程于2012年元旦对外开放。
现场探访
来到沙湾古镇,留耕堂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它是沙湾的标志性建筑。据资料显示,留耕堂又名何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距今700多年,是番禺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造工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
踏进这座“岭南综合艺术之宫”,记者发现,宗祠整体已基本修葺完成,祠内祠外十分气派,让人啧啧称艳。不少游人已然闻风而至,先睹为快。记者偶遇广州大学大四学生小陆,她欣然告诉记者,她是地地道道的番禺人,闲时,很喜欢到沙湾走走,“我去过陈家祠,的确很漂亮,但留耕堂也有独特魅力,这里放眼看不到高楼大厦,避过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只有蓝天白云衬托的古祠独具神采”。
“好!重新修复起来当然好啦!毕竟是自己的祖宗祠堂。”65岁的何翠崧自出生以来就一直守望沙湾。抚摸着留耕堂的一砖一瓦,何姨感慨地说,留耕堂一直伴随着何氏后人的成长,听长辈说,逢年过节,或家族里有喜庆大事,族人都会在这里摆宴聚会,彼此言欢,那种和谐,刻骨铭心。
记者徜徉古镇的车陂街,穿越时光。古时,这里是富人、名人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广东音乐名家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过。位于车陂街的三稔厅对广东音乐的发展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广东音乐名曲《赛龙夺锦》、《雨打芭蕉》就是从这里发祥、远播。三稔厅是一座颇具规模的特色古建筑,庭内一棵茂盛的三稔树翠绿挺拔,据说三稔厅也因此得名。厅内梁阁下共有30余幅壁画,其中多是以“何氏三杰”所作名曲为意境绘成。
在介绍古镇的保护修复情况时,沙湾镇镇长李志华信心十足:“沙湾将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未来把该项目打造成集历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区。”
李志华透露,通过组织古镇区4村具一定威望的村民和各界人士成立民间顾问组,自筹资金成立古镇旅游开发公司,带动飘色、广东音乐、饮食等民间文化向产业化发展。通过旅游开发,努力使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旅游资源得到保护和开发,村民生活得到改善。
目前沙湾古镇的开发正处在初期阶段,现代商业却无孔不入,如何避免古镇开发过度商业化?负责主持编制《广州市番禺沙湾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郭谦教授表示,沙湾项目遵循“先保护,后修复与完善、利用”的原则,严格限制过度商业化。
据悉,明年沙湾古镇景区还将开发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区等综合性旅游项目。未来,位于沙湾辖区的宝墨园、南粤苑、留园、瑞园等岭南特色园林将统一纳入沙湾古镇历史文化区。
“沙湾游”知多少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达7万平方米,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拥有超过100座宗祠,传统的岭南古建筑民居300多间;核心区居住人口大约1万多人,原住民占了60%左右。目前,已修缮了留耕堂、聚福楼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明清古建筑,重现清水井片区4座古建风貌,初步完成了39条古街巷、长达5.2公里的管线埋地、雨污分流首期整治和部分街巷的外立面整饰。
“穿越”特色
家庭旅馆首期旅游核心区将打造庐江周道3号、鹤鸣巷3号别墅等7间家庭旅馆。目前有4间已完成外墙整饰,进入水电布装、室内装修阶段,预计新春开张迎客。
古味商铺古镇街区内有明清时期“上住下铺”特色的商铺26间,除了保留和发展“当当云吞店”、“牛奶皇后店”等传统特色店外,还将把大巷涌路打造成特色手信一条街,安宁中路、光裕路一带打造成饮食街,安宁西街一带打造成休闲酒吧街。
推荐阅读:
铁岭银岗书院
铁岭崇寿寺塔
辽阳彭公馆
三步轻松丈量家居风水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