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广东省惠州永福寺大雄宝殿落成庆典隆重举行。湖光山色的市区红花湖景区又增添一仿唐建筑的佛教活动场所和市民旅游休闲好去处。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经过5年多的建设,有1000多年历史的永福寺在这里获得重建。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广东省委统战部原部长郑群、肖耀堂,广东省民族宗教委主任陈小山,广东省人大常委、民建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徐志达;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惠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奕威,惠州市政协主席刘耀辉,惠州市委副书记陈训廷,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瑛,惠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惠州市委统战部部长杨灿培,惠州市委常委、秘书长范中杰,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红,市政协副主席林惠纯、陈树秋;老同志田业如、汤聘辉、叶月坚、郑永和、杨有义、刘品谋、吴石牛等;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民建联主席谭耀宗,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永信法师、明生法师、印顺法师等。
“惠州是一座得天独厚的文明城市,有着雄伟的罗浮山、婉约的西湖,山川秀丽,刚柔并济。”蒋坚永副局长在讲话时说,“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正在大步向前;同时,悠久的宗教文化也得到延续传承。今天,终于迎来了千年古刹的重光。”他希望永福寺弘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人间佛教,把寺院建成清净庄严的模范丛林、和谐寺院,为当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出新贡献。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主任陈小山在致辞时说,惠州是广东省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五大宗教齐全。近年来,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宗教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推动宗教事务健康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希望各地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保障信教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惠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惠州市委统战部部长杨灿培说,一直以来,惠州市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坚决贯彻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推动宗教事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希望易地重建的永福寺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推进寺院建设,打造惠州佛教寺院的建筑精品、文化精品;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努力建设和谐寺院;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努力服务惠州经济社会建设。
相关寺院法师向永福寺赠送了礼品。
据悉,坐落在红花湖景区内的永福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旧址位于惠州西湖边丰山上,为西湖古八景之一的“野寺岚烟”。据《惠州市志》记载,永福寺是惠州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历史上曾是东江流域乃至岭南有名的佛教道场,历代兴盛,海外扬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福寺几经兴衰交替,至上世纪抗战时期毁于战火,仅存残垣败瓦和古菩提树一株。2000年12月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批准同意永福易地重建。此后,经反复选址,最终确定在红花湖景区划地重建,并于2006年5月正式动工。
在惠州乡贤杨钊先生为代表的人士大力支持下,永福寺重建工作历时5年、投入资金数千万元,第一期工程得以完工。重建的永福寺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为正统的仿唐精品建筑,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无量寿殿、钟楼、鼓楼、正殿广场、山门等。
推荐阅读:
湘潭两古楼重生湘江涟水增辉
山西万荣县飞云楼开工修缮
株洲县将在湘渌交汇处建一座风情古镇
“火烧水灌晋阳城”发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