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纪略
来源:黄山新闻网 日期:2011-12-7
徽舍入口处
徽舍的主人原来的本地人,但其中的一幢古民居已经濒临倒塌,正在屯溪开咖啡馆的江西景德镇人叶迂民花了40多万元购买的产权。并花了100多万将房子修复,然后又将南面的一幢利用价值不大的房子租了下来。笔者在现场看到,叶迂民还雇了两个从事打扫卫生和为住宿游客服务的本地人。叶迂民介绍说:“我老婆是歙县人,我是几年之前在老街上开了一家咖啡馆,在老街的44号。就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接触徽州有这样的老宅子,就比较喜欢,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样一栋房子要卖就把它买下来,再开始跟政府交涉这一栋。我当时产权黄山花了四十万,这一栋原来是私人的房产,这一栋(指南面的)还有人住,当时是政府的廉租房,租给困难户,我整个格局都给它换掉了,今天是那个杭州的国家发展银行,两栋房子全部整个租掉。要看经营状况了如果做得好的话应该还可以,也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去推广,现在通过网络推广吧,效果不错。”
以上都是社会投资为主导力量的几个实例,说明“百村千幢”工程在群众中很受欢迎,也得到了有实力的商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也是异地保护利用的实例。
徽州府衙可以说是古代徽州人的神圣殿堂,是目前正在修复的全国最大的府衙建筑群。位于歙县原政府地块的徽州府衙主体已基本完工。这是政府投资为主导实施原地保护利用的一个典型。歙县自秦建制以来,历为郡、州、路、府治所,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徽州府建置于公元888年,其府衙历经数次扩建,到明代中期“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达到格局最完整、规划最恢宏的历史时期,在建筑、史学界素有“徽州故宫”之称。徽州府衙位于古城中和街上,与南谯楼相对,北靠阳和门,是徽州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徽州府衙修复工程参照明代弘治年间形制新建南谯楼外组群、仪门外组群、正堂院落组群、后堂院落组群、廨舍院落组群五大部分,修缮、整修核心区域(含月城)视廊范围内存留建筑色彩、外形。
整个工程总投资1.62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于2009年8月动工,现主体已基本完工,完成了大堂基础、主体结构、屋面施工,二堂组群主体结构修缮工作,东侧六房基础施工,仪门、西六房大木作加工和东侧六房大木作吊装、知府廨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现正进行内部装修和陈列布展;二期工程已于2010年4月启动,目前正在实施府衙东西两路及仪门外建筑群建设、府衙地段城墙内立面修缮、黄宾虹公园段倒塌部分修缮、东南谯楼修缮及遗址公园、府前广场铺地、绿化等,目前工程投资已超过1.4亿元。
修复后的徽州府衙,“照壁、承宣坊—旌善亭、申明亭—南谯楼、中心广场—仪门—戒石碑亭—正堂—后堂—宅门—宅前堂—宅后堂—清心阁”等依次而落,同时徽州历史主题博物馆、徽州名人馆、地方历史馆、徽州书画馆、徽州传统工艺馆、徽州民俗馆等展馆将入驻其内。届时将依靠主题展馆和府衙建筑为载体,进一步向世人展示徽派古建工艺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府衙修复工程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市委书记王福宏、市长宋国权和知名古建专家单士元等都曾亲临现场考察指导。
徽州府衙的修复不仅仅在物质层面为黄山人民恢复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府衙建筑博物馆,更重要的是锤炼了一支徽州三雕的专业化队伍,这支队伍将把他们修复府衙所付出的智慧性劳动成果,集结成书,传之后世,徽州府衙工程技术负责人程忠平如是说:“我们正在做一个课题,就是徽州府衙大木作施工工艺研究,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把我们所总结的而一些经验,技术,它的工艺全部要完整的记录下来,这个记录的话是很全面的,从材料开始到工具,到它的施工程序,制作方法全部是要完整的记录下来,这个课题我们正在做,一旦我们这个课题做好以后,对以后其他的传承人项目它都有个借鉴,有个施工参考,我们会总结出来,而且我们会在一些国家级的刊物上面进行公开发表。
“百村千幢”工程的实施,对于提升城市魅力,壮大旅游经济支撑,繁荣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将载入黄山加速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壮丽诗篇。
推荐阅读:
千年古镇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
秦皇岛北港发现北齐时期长城
文化保护从“抢救性”长成“预防性”
图说恭王府花园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