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马家浜遗址公园(含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力争嘉兴有多处运河遗产点(段)入围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保持全省中等偏上,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新增15处,省级文保单位新增45处,市(县)级文保单位新增170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全面修缮和保养。县(市)国有综合博物馆馆舍全覆盖,民办博物馆力争在30个左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规划20个至30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展示中心,拍摄非物质文化电视专题系列12部以上,编撰出版《越韵吴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10卷本)、《中国端午节》(6卷本)。
《规划》点对点
现场:大运河(嘉兴段)“世考”前热身
今天上午8点半,嘉兴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工作人员从办公室出发,沿着嘉兴环城运河,一路踏看嘉兴环城运河边的西水驿碑、落帆亭、文生修道院等文物点,为大运河(嘉兴段)即将迎来的“世考”热身。12月9日,国家文物局文保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们将来我市考察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情况。
据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目前国家初定名单,嘉兴境内江南运河嘉兴至杭州段河道及7处遗产点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其中江南运河嘉兴至杭州段河道、分水墩、落帆亭、长安闸为立即列入项目,长虹桥、长安镇历史街区、文生修道院和天主教堂为后续列入项目。立即列入项目是指其文物价值和保护管理状况均符合申遗条件,是大运河申遗的首批基础名单。
我市在对大运河嘉兴段沿线进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按照“安全、原真”的要求,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嘉兴段立即列入的河道、分水墩、落帆亭、长安闸遗产点、段编制整治方案。目前,省古建院正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整治方案,再报省文物局审核后将转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预计于2012年5月中旬前完成保护和整治主体工程。
《规划》解读文化保护实现华丽转身
2005年的时候,一说“非遗”,听者的目光里满是困惑,现在已经无需专门和他们解释“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思”。说到嘉兴有多少文化宝贝,很多嘉兴人已能如数家珍。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卓汉明时,他正和同事在平湖博物馆,为嘉兴的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编撰出版《越韵吴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选取相关资料和图片。他开心地说,目前正在编撰的是“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这两个部分,20万的文字已经基本定稿,目前在查询一些佐证资料和实物图片。
在编撰“民间文学”时,原定内容为一卷,以综合介绍为主,结果在走访和收集过程中,听闻此事的基层群众都表示仅仅这些读起来不过瘾,强烈要求出详细的故事集,“民间文学”卷因此增加了下册,专门收录嘉兴地区流传的200个民间故事。我市今年成功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正是这样的全民参与,我市文化保护将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华丽转身。
嘉兴市文化局文物处处长汪红星解读: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嘉兴文化保护的新起点,我市除了完善主城区马家浜、南湖、子城、梅湾街、芦席汇、月河、文生修道院、落帆亭、范蠡湖与大运河的“9+1”历史文化生态系统并积极参与大运河申报世遗等工作外,还将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如马家浜遗址公园和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的白坟墩遗址公园。此外将推动文物资源融入产业发展,将文物资源融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开展衍生文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实现文物资源服务社会的增值目标。
“十二五”期间,借助我省科技区域创新联盟平台,我市将实施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启动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文物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时启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即划定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此外,将以浙江省创建“国家文物安全示范区(示范单位)”为契机,建立文物安全预警机制和责任制度,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技防工作。我市的文化保护将从以点上保护为主向点、线、面结合整体保护的转变,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
推荐阅读:
图说恭王府花园
广州专家呼吁拆骑楼街“要冷静”
北京阴阳八卦风水揭定都之谜
元通古镇古建已完成保护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