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热心读者向记者报料:博白县英桥镇春佳村沙窝屯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客家建筑,这座建筑规模宏大、构思奇特,还为保护一方平安和革命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如今,这座名为四角四楼碉堡城的古建筑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探究其中奥秘。带着好奇,记者前往英桥镇春佳村沙窝屯,和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古建筑零距离接触。
经历百年沧桑的雄伟建筑
英桥镇春佳村沙窝屯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坐落于谷皇嶂山脚,凉河水库南,四角四楼碉堡城就坐落在这个风景秀美的村子中央。远远望去,这座古建筑就像一座城堡,四角四楼碉堡城的四大角楼就像挺拔的卫士一样守护在它旁边。
在热心村民的引导下,记者进入了四角四楼碉堡城。据介绍:这座四角四楼碉堡城的主人名叫梁锡奎,也被村民们尊称为“三财公”,是清朝末年当地的望族,梁锡奎在英桥镇堪称首富。虽然是富贵人家,但梁锡奎却心怀百姓,有一颗爱民之心。当时,村里经常受到龙三十八、严德胜等大土匪的干扰,梁锡奎建这座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作为乱世时的防御工事兼住房。
四角四楼碉堡城占地面积1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内设客厅14间,主房40间。之所以建得这么大,梁锡奎考虑除了自己家人居住外,其他的兄弟叔伯及外村村民也可以前来避难。而既然是防御工事和避难场所,这座建筑设置有相关的功能,四大角楼互通走马巷二层,全城相互联通角楼及马巷内设有内外炮眼,可防外敌入侵,四周外墙用黄糖泥砂石灰冲造而成,非常坚固,可阻当时的火药枪炮;内设巷道曲折,连接各个客厅,进入主房相当方便。三层高的四大角楼没有固定楼梯,只有活动木梯,便于随时撤离。整座城楼分上中下三进,左右两侧各设客厅四座,花厅栏河一应俱全,中座有屏风、门厘、古诗、古画、雕龙画凤,二进与三进之间有晒谷场,门楼设有直龙门、横龙门、木板门三重门牢固结实。内结构共有十二口采光排水天井,有一眼饮用水深井,泉水清澈如镜,供全城楼人饮用。门楼外有一大操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旁边有柴屋、猪马牛舍,操场前面有鱼塘一口占地500平方米(如今已变成水田)。
这座雄伟的建筑具体建于哪年,村民们已记不清楚了,73岁的村民梁大亩老人说,从建设到现在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了。这座建筑虽然主体保存下来,但里面的断壁残垣还是见证了它的百年沧桑。
为保一方平安作出过突出贡献
解放前,四角四楼碉堡城在防匪、防抢、防偷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当时博白双旺的龙三十八、凤山的严德胜等土匪经常四处抢劫,春佳村沙窝屯及周边村民闻讯后纷纷进驻四角四楼碉堡城躲避抢劫。每当遇到前来避难的村民,四角四楼碉堡城的主人会敞开大门热情接纳。四角四楼碉堡城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避难所。房屋主人在房屋的四个角分别建了一个角楼,四个角楼都有两层楼高,并设置有瞭望口,里面的人可通过瞭望口观察敌情,还可以通过瞭望口用枪炮攻击入侵者。
四角四楼碉堡城不仅是一个避难场所,也是革命的发源地。参加地下革命的刘廷同、邱德清等人曾经在此开展工作,发展梁正均、梁正彩、梁中利、梁中廷等人参加革命。国民党六永乡乡长梁中晋、甲长梁中南、村警梁中悦等人在地下革命同志的说服下,纷纷投奔共产党。在春佳村沙窝屯成立的博白东南片地下革命联络站发展当地一百多人参加地下革命工作,其中梁三才、梁人荣、梁德红、梁玉章等革命前辈先后到沙陂八壁、文地羌冲、英桥石陂等地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在革命同志的影响下,沙窝屯的村民敢于反抗土匪恶势力,1949年冬,旺冲肚村被龙三十八、严德胜等土匪围村抢劫,沙窝屯及时出手相助,赶跑了土匪,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
1950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白县东南片剿匪部队在沙窝屯四角四楼成立剿匪指挥部,与国民党败兵在谷皇嶂下交锋,解放军在六柏稔坡村和国民党兵交战,梁中萃、梁中令、梁中海、梁大付、梁中周等积极参加战斗,此次战斗中有两位解放军战士负伤,村民用担架抬伤员到凤山治疗救护。剿匪期间,100多位解放军战士住在四角四楼碉堡,村民热情接待,让出房屋和床铺,并提供粮食,还杀猪杀鸡款待解放军。在村民们的有力支持下,解放军最终消灭土匪,沙窝屯及周边村民从此过上了平静生活。
村民夙愿:修复四角四楼碉堡城
一直以来,英桥镇春佳村沙窝屯的村民们都视四角四楼碉堡城为保护神,因而对它爱护有加,每年风吹雨打过后村民们都及时检修。在1994年和2004年的两次大水灾过后,村民们还对四角四楼碉堡城做过大的修缮。但经历百年沧桑的四角四楼碉堡城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中不可避免地日渐破败,城内小部分泥砖墙体已经崩塌。如今,村民们非常渴望四角四楼碉堡城能够得到全面完整的修复,还原本来的面貌,让子孙后代都能够看到这座有着非凡历史的建筑。但是客观来说,仅靠财力有限的村民,来完整修复好这座建筑无疑是无比艰难的。
前不久,博白县文体局及博白县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前往英桥镇春佳村沙窝屯,实地考察了四角四楼碉堡城。他们对这座建筑独特的设计和曾发挥的作用表示惊叹,他们认为四角四楼碉堡城有很好的保护价值,将其定位为红色革命遗址和经典客家建筑都有充足的理由,而一旦修复完善,这座古建筑必将成为一个很好的文化景观。
推荐阅读:
三门海游祁家祁宅的“江南园林”
中山公园意外挖出万国公墓碑
春秋郑公大墓蟠螭纹鼎
干竹木器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