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华安县齐云楼是目前发现的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居民已经全部迁出,采取了“冻结式”保护方式
个案分析
清溪楼:各方博弈的试验品
7月28日,记者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村东村,探访一座叫做“清溪楼”的圆形土楼。
当南靖、永定、华安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时,平和县上下对此毫无准备,近几年才开始考虑借“世遗”东风,伺机宣传本地的土楼。
2009年8月,由漳州市文管办主任杨丽华牵线搭桥,来自上海一家企业的老总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合作意向,欲对清溪楼进行维修、开发。“选择不是文保单位的清溪楼,比较有开发空间。”杨丽华称,开发土楼绝不仅仅是修复那么简单,至少要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听说有人投资修楼,清溪楼的36位业主在第一时间感到高兴。按照投资计划,所有住户搬离了土楼,以每年1200元/间(土楼共36间)低价将楼出租给镇政府30年,由上海企业负责出资对土楼进行修复。
2010年1月,来自上海的建筑工人进驻清溪楼,此后土楼常常大门紧闭,村民无法得知院内情况。不久有村民发现,维修工人从楼中卸下一些屏风、门窗、石板、石门框等构件,欲将其装车运走。霞寨镇党委宣委陈振平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些构件要运往上海,并证实“要在上海的星级酒店里仿造一座土楼”。平和县则提出,希望仿建的土楼能命名为“清溪楼”,并提供空间展销平和土特产,以进一步扩大平和的知名度。
村民却不干了,对此进行阻挠,理由是:“祖宗遗留下的东西绝不允许他人以任何名义破坏。”陈振平则称:“此次拆下来的都是一些破旧构件,并没什么历史价值。”有人又以村民名义在网上发帖称:那些物件很多都相当完好,只是看上去较旧而已。曾在现场采访的福建媒体同行对本报记者说:“在城市打过工的村民见过一定世面,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了解,在网上发出呼吁的人也以他们为主。”两个多月后,夹在村民、投资方与政府三方中间的清溪楼只修葺了一半,工程就停滞了。
据了解,投资方先期投资了300万元,修复土楼后将由当地政府开发清溪楼周围区域,建成“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园”。按杨丽华的想法,平和县的清溪楼、绳武楼可跟周边的南靖土楼、永定土楼连成一片,为今后冲刺“世遗”扩展项目打基础。而投资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一前景。在村民的阻止下,维修工作暂停。即便后来镇政府去做村民工作,也无济于事,一个看起来很宏伟的计划最终夭折。
当地一位黄姓村民对本报记者称,上海的投资人马某是房地产商,当时还打算把周围的一些耕地租下,在对面的一座山上开辟观景台;清溪楼维修后要改建成酒店,里边还要设立一座土楼研究中心。当然,这些都是冲突发生后才听说的。
当地专家曾表示,清溪楼能否顺利进行开发,将为平和县今后开发土楼经济提供经验和教训,没想到首次引资开发土楼即宣告失败。整个过程中,政府、投资商、村民一直在为各自利益进行博弈,清溪楼充当了试验品的角色。清溪楼通过此次维修得以完整保存,但不幸的是,此次试探之后,很难再有人青睐它,这座“不是文保单位”的土楼或许注定要继续被冷落。
推荐阅读:
罗店三百年老石桥被垃圾“淹没”
新沂古镇窑湾再现昔日繁华
南通天宁寺
黟县:画里乡村梦里古镇
分页:[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