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保泉人”徐家茂,享有“泉水活字典”、“名泉活地图”、“济南泉水活档案”等美誉,自上世纪80年代起走遍了济南的远郊近区,经过2000多次探访,掌握了500多眼泉水的第一手资料,整理了与泉水相关的资料500多万字,形成了保泉的宝贵资料。
徐家茂告诉记者,他刚刚看了《济南日报》,读到《“济南八景”曾有八块古诗石刻》报道后,第一时间就给记者打电话。因为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曾多次见到这几通“济南八景”古诗石刻。徐家茂说,当时他也是在看到《济南市志资料(第七辑)》上张昆河的《济南八景浅议》这篇文章后,便立即前去查访。他在当时的静安巷6号黄氏家祠的堂屋里见到了这几通碑刻。当时的黄氏家祠在这一带很有名,因为规模大,又被称为“黄家大院”、“黄家花园”和“黄家菜园”。
徐家茂形容,东墙的碑刻是两块长条石对在一起,合起来大约1米长,0.5米宽,上面刻有4首诗,也就是说两面墙上一共是4块石头。屋主黄先生当时已经70岁左右,他说他们几代人都不知道墙壁里嵌有这几通碑刻,是在准备重新粉刷墙壁时,将东墙墙皮刮掉后才显露出来,但后来没再弄西墙的。他们曾找过文物部门,但没有回信。
徐家茂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没能拍照,本想拓下来,也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功。但他曾经记录下这4首诗,可惜时间久了,记录本未能找到。他记得在黄氏家祠堂屋前面的院子里还有两通石碑,被当作了香案,可惜碑面朝下,碑文内容无法得知。
1997年静安巷拆迁改造,黄氏家祠也被拆掉了。徐家茂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去查看,房屋已经没有了,他找到了黄先生,被告知几通碑刻都没有弄出来,具体下落也不知道。
据黄先生说,他的妹妹在胜利油田工作,曾通过别人介绍,找到了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的著名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严薇青先生,想请他看看这几通碑刻有没有价值,才有了严薇青教授前去查看的经历。他的妹妹应该就是严薇青女儿严民所说的那位姓黄的女士。
记者又采访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他告诉记者,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还在济南市博物馆工作时,曾去看过这几通碑刻,现在只记得几通碑刻为长方形,上面有阴刻文字,但具体情况记不很清了。
在采访中,徐家茂和李铭多次对这几通“济南八景”古诗石刻的流失表示惋惜。他们认为这是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也是反映“济南八景”的极为少见的珍贵实物,他们也希望有知情者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把这些济南的“宝贝”挖掘出来,为济南的历史文化增添一些实实在在的史料和文物。
推荐阅读:
利比亚惊爆考古史上最大窃案
黑龙江大金皇陵惨被盗 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刨
泸州古蔺黄荆老林、太平古镇景区旧貌换新颜
闽南古镇将成首个观光商贸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