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009/2010919152339244.jpg)
工程造价2200万元,更换琉璃瓦20多万块
时隔18年,朝天宫古建筑群再次完成揭顶大修。9月15日上午,位于朝天宫中轴线上的大成殿正式挂上新制的匾额,至此,为期一年多、总造价2200万元的朝天宫古建筑群维修工程全面竣工。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近年来,朝天宫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崇圣殿不断地“遇险”:部分屋顶构件出现变形,檐口的瓦、椽、板开始掉落,此外,雨水的渗漏还导致木梁出现腐烂,严重威胁古建筑的结构安全。1988年—1992年,朝天宫古建筑群曾进行过一次揭顶大修,按照“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维护要求,这些明清古建又到了揭顶大修的时间点。
今年,总投资约1.2亿元的朝天宫提档升级工程被列为市政府文化建设重要工程,作为此次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古建筑群维修项目于去年7月起分两期正式启动,主要针对大成殿、崇圣殿等中轴线建筑进行揭顶大修,同时拆除与古建筑风貌不协调的新增建筑设施,工程总造价2200万元。据介绍,此次维修共更换琉璃瓦20多万块、使用木料860立方米,此外还运用新型防水材料,解决了屋顶雨水渗漏造成木材腐烂的“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维修工程还依照古代文庙规制,为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殿等重新制作了匾额,工程组专程赴曲阜孔庙等地走访调查,再根据建筑的大小比例依样设计。据介绍,新匾额的底板材质是老杉木,边框为红松,仅大成殿的一个匾额就重达470斤。
推荐阅读:
西藏一周内开工三大寺庙古建筑维修工程
晋祠: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与历史的变迁(图)
乐山凌云寺修复:350年来的“大手术”
中秋话月坛明月证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