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寺观建筑 >> 正文
晋祠: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与历史的变迁(图)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0-9-19

    祭祖是晋祠传统最隆重的活动,以祭祖得到祖先神灵保佑。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来晋祠,就是一次祭祖还愿之行。因为当年李渊、李世民晋阳举旗,首先在晋祠剪除了朝廷的特派官员,“祷于祠下”,祭拜开创晋国之唐侯方誓师起兵,席卷千军,建立了大唐王朝。取国号“唐”,寓意起兵古唐地、得唐侯护佑。为此,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颂扬了宗周政治和唐虞之治,阐述了治国之论和文治武功。特别是《晋祠铭》书法,被历代书家推崇为艺术珍品,李世民本人也很喜爱,曾以拓本作礼品赠新罗国国相。清代王佑评价其“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洲,虞褚欧柳俱拜倒”。

    按行家评价,“书止于晋,晋止于王,王止于行书,行书止于兰亭”。《兰亭序》已下世,而酷似《兰亭序》、能与其媲美的,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晋祠铭》书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稀世珍宝,郭沫若评价为“宋殿唐碑竞炜煌”。

    李世民对晋阳极为倚重,视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晋祠更是唐先祖庇佑之所在。《晋祠铭》中“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启庆留名,剪桐颁土”,即明确《晋祠铭》为唐侯而作。

    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全国统一后,也效仿李世民,立一通歌功颂德的《新修晋祠铭并序碑》。但晋阳百姓对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切齿痛恨,暗中将碑凿刻至面目全非。晋祠庙会每年都在水镜台上演晋剧《无字碑》,反复讲述这个故事。到清乾隆年,连碑也下落不明。而同在乾隆年,唐碑《晋祠铭》旁立起一通新刻的《晋祠铭》。仔细观摩,这通碑与唐碑规格、品位相同,碑额、碑座之风化程度都与唐碑接近,惟碑体一新,宽度厚度却窄了、薄了许多,因此镶嵌在碑额、碑座上留下明显的空隙,破绽极为明显,难以掩饰。如果利用原来的碑额碑座另寻碑石,一定会按尺寸打造,严丝合缝。眼看着这些破绽,想是清朝文人儒生对赵光义毁晋阳城耿耿于怀,暗中打磨抛光了字迹,利用了宋碑石料。有感于此,陈毅元帅作诗:“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唐宋两碑都说明唐叔祠是正殿,而元至元四年《重修汾东王庙记》的“迨天圣后,又复建女郎祠于水源之西,东向”,记载已有另外的建筑建于正殿位置,那么唐叔虞祠堂显然已经迁移,而且是在宋碑落成的太平兴国九年至“天圣后”这个期间迁移,这个期间跨越了十一个年号,几十年时间。1995年维修圣母殿时,发现基础下掩盖的宋代以前的大殿基础和门槛石,准确地说明唐叔祠迁移确有其事。
推荐阅读:

乐山凌云寺修复:350年来的“大手术”

中秋话月坛明月证兴衰

考古发掘认定永州柳宗元愚溪“三记”遗址(图)

中日旧石器考古学者考察河北泥河湾遗址

分页:[1] [2] [3] [4] [5] [6] [7] [8] [9] [10]

编辑:陈宝兰
在喀什东郊5千米处的浩罕村,有一座伊斯兰古建筑群,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
听枫园,位于苏州金太史巷旁的庆元坊12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
苏州太平天国慕王府花园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慕园是一座缺乏知名度的帝宅..
七姬墓位于苏州古城内的蒋庙前,明嘉靖年间在墓前立七姬庙,据传庙址原为..
万寿山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群 此园位于北京城西北,圆明园之西,玉泉山之..
在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中,扼守在路口的门楼我们经常见到,而且很多门楼上修有..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保工作..
 ·石材研磨刷如何炮制“仿古石..
 ·鉴赏掌中珍玩鼻烟壶 材质是基..
 ·小作坊到大产业 江门传统家具..
 ·粤东人买房“风水否决制” 风..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可以以假..
 ·收藏古玩别钻牛角尖 切勿轻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