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芳氤氲幽兰巷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许宗祺 日期:2010-9-13
经过花架长廊尽处则是后院,有满月形木门启闭,但终年只开半月门便于进出,至晚即闭。万氏夫妇及女仆则住后院,内有堆砌的假石山。小池塘里,夏日睡莲盛开,十数锦鲤隐游于荷叶之下。
当年,幽兰巷11号的“海式住宅”是万氏亲自设计,由当时葑门外著名的钱松松水木作行进行施工,负责该项工程施工的为徐雪金先生(解放后被聘为苏州建设局顾问)。该住宅的造价包括土地购入成本,当时约为6千银元。万氏夫妻过世后,该幢住宅由后人继承。
我所认识的钱松松
钱松松,苏州常熟人,解放前即居住在相门新学前25号升龙桥东北堍一座两层三开间的西式洋房内。中间南向的大门之上用粗大的原木挑出了一座硕大的露台,人立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运河及钟楼头、读书湾的田原风光。
钱松松取有大、小两房太太。大太太张美英育有一子名小弟,一女名小妹(肢残智障)。小房车静珍无生育。
小弟解放后在长风机械厂工作,生有一女。小妹因智障嫁给了钱松松的徒弟,后离婚,其育有一子取名为民。钱为民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在玄妙观东脚门丝绸零料商店上班。
解放后,钱松松居家养老。“文革”开始,由街道居民和苏州工业职工子弟中学(即后来的十一中学)“井冈山红卫兵团”联合起来抄其家,并将其逐出洋楼,钱松松窝居在大院里灶房边的吃饭间。
在挂牌批斗钱松松时,已经离婚了的前女婿从常熟特地赶来苏州上台批斗,揭发钱松松是如何利用他与自己智障的女儿结了婚、生了子,再千方百计的让女儿和他离婚的。又痛斥钱松松是如何压迫、剥削其手下工人的。
因为没有了生活来源,年老患病的钱松松每日去廉溪坊春风饭店倒别人吃剩下的饭菜回家度日。吃不完的话,就将饭粒晒干,遇不济时加水做泡饭吃。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钱松松贫病而死。
钱松松的小老婆车静珍因为在抄家前即向造反派揭发了钱松松财物的私藏处,从而获得了造反派的开脱,每月由居民委员会发给生活费用,于上世纪60年代末去世。钱的大老婆在上世纪的1986年还在世,曾经为某事来找过笔者。
20号为旧律师唐慎坊宅
单说律师唐慎坊,许多老苏州恐怕也不能够想起他是谁了。但是,讲起苏州名人李根源在1930年之春为小妾程佩彝告上法庭,讨要赡养费十万元一案,李的辩护律师就是唐慎坊,那老一辈苏州人可能都会有所记忆。
程佩彝安徽人,曾是李根源的小妾,与李的长妾马氏同住在十全街的曲石精舍。程佩彝因与长妾马氏不睦,争吵不断。当时李根源的老母阙氏尚在,家中的矛盾还能有所掌控。李母一死,在十全街的曲石精舍里程氏与马氏的矛盾随即公开化。马氏不愿与程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于是,李根源不得已送程氏赴上海读书,安排她住在上海老西门善兴里24号其姐姐程佩玉的家里。
几年来,李根源虽时有赡养费汇沪,双方却音讯少通,导致后来有程佩彝从了他人的小道消息从上海传回苏州。最后,李根源也日久感情淡漠,竟然断了供程的赡养费。
1929年春,程佩彝在姐姐程佩玉的陪同下突然回到苏州,寻到葑门十全街李根源的门上。李根源拒而不见程氏姐妹,程佩彝便寻死觅活到处哭诉。
当时有一姓王的记者知道了这件事,也许是为要李根源好看,或者出于对程佩彝的同情,总之站在了程氏一边,在报纸上刊发了此事,使得李根源很是尴尬、难堪。
李根源虽然早已退隐,脱离了权力舞台,但在苏州与张一麐、费仲深、金松岑等头面人物相交甚好。这些人,在苏州又与官方有着许多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关系,其势力不可小觑。他们纷纷出面或明或暗的在双方间进行了调解,偏偏程佩彝咬定讨要十万元赡养费,不肯和解,逼得李根源反诉程氏“污蔑其军阀”案。
在第一次庭审之前,李根源又委托律师唐慎坊对程讲,自己愿意撤回官司,而程佩彝仍坚持诉讼,不愿调解。
程佩彝聘请了朱辅臣、陶见山两位律师,把官司打到底的决心非常强硬,实在也是逼着李根源出庭应诉要其好看。
也不知李根源是作如何想的,在开庭之时,李自己竟由吴县财务局长袁孝谷陪同、县公安局长亲率武装及便衣警卫各一人,在辩护律师唐慎坊护送下,一行人马声势浩荡地乘车来到了法院。这些苏州地界上的强势人物本与这件诉讼案件没有任何关联,他们摆足“魁劲”的出场,无非是想据此突出李根源之强势,以求心理上迫使程佩彝这样的弱女子感到胆怯。但李根源这种“摆魁劲”的做法,反倒让当时的苏州舆情和民心天平倾到了程氏姐妹这一边。
1930年7月,经法院多次开庭,终审结果是程佩彝无罪亦不支持其向李根源讨要十万赡养费的诉讼请求。
程氏姐妹的诉讼请求虽然没有获得支持,但是,李根源也因此给苏州人留下了话舌。又据老辈苏州人私下传说,后经名人张一麐等人居中调停,程佩彝终获李根源一万大洋的赡养费,在程来说也算是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推荐阅读:
让冰箱成为你的风水法宝
沈州大粮仓发掘经过:发现辽代炭化谷物
山西芮城县发现五座汉代砖室墓
考古人员发现英国最古老房屋距今万年 分页:[1] [2]
编辑:毛怡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