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有9个柱洞金沙建筑基址是“古蜀大社”?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2010-5-20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内,游客都可以看到一处有9个柱洞(其中2个机械施工时已遭破坏)的建筑基址,而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6000余件金器、铜器、玉石器、象牙等珍贵文物,有90%出自这处建筑基址周围。

    3000多年前,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建筑?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在金沙遗址被发现后,这些谜团一直未被解开。昨日下午,古建筑学家杨鸿勋在金沙遗址现场发布研究成果,认为该祭祀建筑不是一般顶部平整无建筑物的木构祭台,而是有类似亭子顶部建筑的神圣威严的“社”。

    神秘

    规格比宫殿高9成文物在它周围


    金沙遗址祭祀区分布在古河道南岸,长约150米、宽约100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延续使用了近千年的滨河祭祀场所。2002年12月,考古工作人员在祭祀区东部发现了一个建筑基址。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朱章义表示,建筑基址处于一个由人工堆筑的黄土台上,仅存9个柱洞,其中2个柱洞在机械施工时遭到破坏,整个建筑遗迹平面呈长方形,与其北面的河流方向一致,修建于商代晚期,距今3000余年。现场考古发掘显示,祭祀区出土的6000余件珍贵文物,有90%都出土于黄土台上,也就是这处建筑基址的周围,其中还包括了有名的金面具。

    朱章义分析,建筑基址的9根立柱为圆角方柱,边长达到了0.45米,而金沙遗址的宫殿建筑立柱直径也不过0.2米,而且建造于工程浩大的黄土台上,其周围也只有此一处建筑。联系到建筑周围出土的大量文物,这应该是一座等级极高的建筑。因为现场没有发现墙体的基槽和墙体内的小柱洞,表明该建筑没有墙体,所以这不可能是一座宫殿建筑,考古专家推测,这应是一种干栏式的木构高台建筑。

    但这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些年来,疑问一直存在。有专家认为是一个简单的木质平台,还有学者认为就是9根图腾柱,但一直没有定论。

    研究

    应为有顶建筑蜀王专用祭祀大社

    曾担任梁思成的助手并创立建筑考古学的杨鸿勋昨日表示,这是一处神圣的祭祀建筑———社,并称之为“古蜀大社”,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绘制了金沙“古蜀大社”的复原图。记者昨日看到,杨鸿勋的研究打破之前单纯木构平台,没有顶部的建筑物构想,绘制出的建筑有梯有亭。

    杨鸿勋说,他10多年前在日本查看到一些考古资料。发掘于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汉代)的原始聚落遗址有一些九柱洞遗迹,能和中国的文献对上号,显示出这是从中国传入的。从《史记》和《淮南子》的描述都可以看出,这样的建筑是古代的“社”。杨鸿勋说,原始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先民建造用于祭祀的“社”,奉献精美的祭物给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他认为,像金沙遗址的“古蜀大社”,只有古蜀王才有资格登“社”祭祀。

    据悉,成都金沙遗址的祭祀区与青海喇家遗址的祭坛是目前发掘到的先秦时期仅存的两处具有祭祀建筑的遗址。考察了修建时间距今更早的喇家遗址后,杨鸿勋认为,这种9柱洞的祭祀建筑其实是一直延续下去的,后来又传到日本慢慢演变成了同为奉献祭物给上天,祈求风调雨顺的神社,因此可以说这座“古蜀大社”是日本神社的祖型。

    金沙遗址博物馆表示,他们会对杨鸿勋的研究成果进行慎重分析,如果这一说法取得各界专家的认可,他们不排除会在博物馆复原一座“古蜀大社”。

 

推荐阅读:

保护古城墙不能靠“羞愧”

河南援建江油李白故里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胜利竣工

专家为浙江古村、古建筑防盗支招

浙江巍山古民居的最后时光 500年建筑群成废墟

编辑:叶玉娇
名称东莞粤晖园 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退思园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开平碉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普济桥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马尔代夫安娜塔那岛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夏日薰衣草

类别自然山水园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保工作..
 ·石材研磨刷如何炮制“仿古石..
 ·鉴赏掌中珍玩鼻烟壶 材质是基..
 ·小作坊到大产业 江门传统家具..
 ·粤东人买房“风水否决制” 风..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可以以假..
 ·收藏古玩别钻牛角尖 切勿轻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