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塔怎么是斜的?会不会突然倒掉呀?”“听说这个木塔经历过连续七天的大地震,还被炮弹击中过,都没有倒,怎么这么神奇呀?”在来山西应县木塔参观的游客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前不久,记者随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古建专家来到这里参观,不仅知道了木塔历经900多年的风雨而不倒掉的秘密,也了解了木塔目前不容乐观的现状,如何科学地维修成了一道难题。
千年斜塔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且年代最久的木结构佛塔。全塔逐层立柱,近60种斗拱相互交错,集我国古代建筑斗拱之大成,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管理人员介绍,应县木塔曾经历过大地震和炮击,都没能撼动它。“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日,木塔屹然不动’。民国时期打仗,也曾有一枚炮弹击中了木塔,虽然损坏了几根梁柱,但依然没有倒塌之忧”。
的确,顺着管理员所指方向,在木塔二层西南侧,横梁有明显的断损、折弯,有些地方已经用铁皮和铆钉固定住了,不过炮击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为啥不倒
原因一:木塔设计精巧
应县木塔在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炮击的重创后,至今仍巍峨耸立,没有倒塌,专家说,这应该归功于应县木塔本身精巧的结构体系、古代工匠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和当地易于木材保存的独特气候,由此保证了木塔千年不倒。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建中心主任沈阳先生告诉记者,木塔采用了分层叠合的明暗层结构,用小规格的木料组成宏大的塔身,空间结构体系近似于当今世界上一些高层建筑。
原因二:木塔选材精良
另外,古代匠师在经济利用木料和选料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令现代人为之惊叹。这座结构复杂、构件繁多、用料超过5000立方米的木塔,所有构件的用料尺寸只有6种规格,用现代力学的观点看,每种规格的尺寸,均能符合受力特性,是近乎优化选择的尺寸。
在世界现存古木建筑中,形体如此高大、年代如此久远的古木塔已是孤例。
“应县木塔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以及造型艺术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大奇迹。”沈工说:“不过由于上部是弹性的木结构建筑,而下面的砖则是刚性材料,因此700多吨的重量全部通过一二层传到下面,所以下层木材不堪重负,很多如柱头、房梁等关键部位都发生扭曲和断裂。”
木塔虽然没有倒,但也已经倾斜多年了,像个垂垂老者,不堪重负。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