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陕西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就已整体揭取搬迁的韩城、渭南宋代壁画墓复原保护研讨方略。
2008年10月~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砖厂在取土过程中发现的一座金末元初时期的砖室壁画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鉴于不能原址保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保护人员努力探索古代壁画墓保护的新途径,以高超的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对壁画墓墓室进行了整体搬迁。在这次墓室整体搬迁的基础上,2009年4月,该院又成功地对在韩城矿务局沉陷区工程建设进行考古钻探时发现的一座宋代壁画墓实施了整个墓葬的整体搬迁。
韩城、渭南宋代壁画墓整体搬迁工程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这是考古发掘与现场文物科技保护结合的优秀典范,其中的经验应该好好总结,尤其是应对整体搬迁工艺技术过程进行科学总结和深入研究,并予以推广。鉴于壁画墓搬迁回存放地后尚未进行保存状况变化研究,应对壁画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砖体、壁画颜料层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壁画墓目前的保存状况。专家们建议,应将壁画墓整体搬迁和搬迁后的保存、研究、展示,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设立长远计划,系统考虑;尽量保留壁画墓的原真性,在保存方式设备上,尽量采用常规低能耗设备,保存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保存条件逐渐地与存放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在整体搬迁过程中附加的槽钢框架、石膏固形保护设施应予保留,因为这些结构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壁画墓整体结构有一定的加固性能,同时它也是壁画墓保护过程中重要的载体,是保护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和保护档案一起予以保存。现在建立的保存设施设备应具有可延续性和延伸性,为更多的壁画墓的出土做好准备。
来源:www.artxun.com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发掘与现场文物保护紧密结合方面的探索与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研讨会上,陕西省文物局周魁英介绍了该省“考古发掘是基础、保护科技是核心、陈列展示是手段、服务社会是目标”的理念,考古和保护应是一个互相依赖的整体,考古工作者不仅要有保护意识,还应懂得保护技术;同样,保护工作者应具备考古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为保护而保护。他希望考古研究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开拓思路,提高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