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猿人遗址
来源:互动百科 日期:2009-11-6
蓝田猿人遗址-出土介绍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碑 陈家窝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埋藏在灞河右岸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50~65万年,相当于北京猿人文化早期陈家窝蓝田猿人下颌骨化石属一老年女性个体从总的形态上看,与北京猿人接近。
蓝田猿人地点出土的石制品不多。在公王岭含人类化石的红色土层中发掘石器共13件,其中直刃刮削器1件,石片4件,石核7件,有使用痕迹的石片1片,若加上周围地区中更新世地层中出土和采集的共200余件。这些石制品由于地层相当,制作技术差别不大,暂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猿人的文化遗物,主要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及石球。石器制作粗糙原始,其中“三棱大尖状器”与华北地区的西侯度、河、丁村等遗址出土的相似。另外,在公王岭化石层里还发现几处灰烬和炭屑。
遗址 公王岭出土的动物化石有42种,其中多数属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如:中华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斑鹿等;还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还有少数华南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等。这说明公王岭附近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陈家窝出土的动物化石有14种,为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常见的动物群,缺少南方的动物种,说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代差异,或许说明其间当地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979年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出土地点修建了纪念亭和文物陈列室,成立了蓝田猿人遗址保管所。
分页:[1] [2] [3] [4] [5]
编辑:左一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