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书院“惨遭”外行维修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沈右荣 日期:2008-5-4
我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千年历史的新洲问津书院(孔庙)西庑部分建筑和朱子祠,近日进行了修复。一番敲打粉刷后,原有的古朴建筑风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地面和石灰墙。此举遭到社会人士质疑。
现场:书院寻不到历史感
记者来到地处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边的问津书院。现场,书院大成殿与朱子祠相连的后墙被粉刷得干干净净,与大成殿过去的老墙有明显的区别。据了解,书院东、西庑与大成殿相连的墙壁是问津书院唯一保存的明代砖墙,內壁檐部分还隐约能看见保留有当年的彩绘。
殿內殿外地面都被水泥或水泥砖硬化,与原有的石板路、三合土地面极不协调。唯一能证明书院历史的宋代石碑,也被水泥浆糊得无法挽救。几块明代石刻被建筑工人牢牢“保护”在殿內水泥地坪上,与地坪融为一体。清代碑座有一半被埋在水泥地坪中,供游人当石凳坐。记者还看到,在东、西两庑各修了一个与书院极不相称的消防水池,书院內有人生火炒茶叶。
在书院后面的孔子山上,过去书院那种古朴建筑风格已经全然见不到了,马头墙、屋檐等全被水泥石灰取代。
施工:没有专业古建维修队
据当地村民称,此次问津书院维修施工,是由当地的几个土石匠和木匠负责。“他们不懂古建筑的维修,更不知什么叫‘修旧如旧’。如果是这样‘保护’书院,还不如拆掉重新再建。”
新洲区文物管理所是问津书院的主管部门,谢新民所长证实,负责此次维修的确实是当地的工人,由于新洲当地没有古建筑专业维修队,只好“将就”一下。至于为何用水泥块代替青砖等,谢称,青砖很难买到,暂时将就用水泥块等代替,待将来买到了再更换。
背景:讲堂维修曾被整改
据了解,前几年,书院讲堂曾维修过。讲堂的青砖屋脊改用红色琉璃瓦,屋檐滴水瓦当改用琉璃瓦当,墙面改用红色,二楼的前后走廊的木地板、木栏杆,改用水泥地板和西式建筑所用的瓷瓶栏杆。
后来省、市有关部门专家发现后,认为改变了原有风格,当即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整改,恢复原貌。
在专家的指导下,只能将部分现代建筑材料拆掉,如红色琉璃瓦、琉璃瓦当、瓷瓶栏杆等。有关专家事后查看发现,尽管进行了恢复性施工,但恢复的讲堂已与当年的风格大相径庭。
专家:修复应结合文化背景
武汉地方史志专家董玉梅认为,书院维修应该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应该与自身的文化背景相协调。她建议,维修问津书院,事前要请专家学者施工技术人员论证维修方案。盲目施工,门外汉施工,不仅不会达到修复的效果,只会造成更大的破环。
◇资料链接
问津书院位于新洲旧街镇孔子河村。相传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曾使子路问津于此。问津书院前身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建的孔庙。元末毁于战火,明中叶复修,湖广巡抚熊尚文始命名为“问津书院”,明末战乱后仅存正殿三间以及东西两庑部分建筑。清康熙初复修,同治、光绪年间又数次复修并予扩建。现仅存正殿四壁和东西两庑部分残存馆舍。该书院是武汉市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书院之一。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