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西藏三大文物维修进行时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日期:2008-4-15
    在布达拉宫雪城内部分建筑的屋顶,藏族工人们一边齐唱民歌,一边和汉族师傅铺设新型防渗材料,更换和夯实“阿嘎土”。“阿嘎土”是西藏传统建筑特有的

    施工材料,用水、土、石夯打而成的,使屋面显得既美观又光洁。一位藏族工人说,维修让布达拉宫又结实起来了,让它延年益寿。

    3月初,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中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维修工程,陆续复工。

    总投资3.3亿元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于2002年6月正式启动,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安排。目前,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已累计开工134个子项目,竣工验收129个子项目。工程计划年内全面竣工。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尼玛次仁介绍说,由于西藏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中能够施工的月份较短。每年气候最寒冷的时候需停工,待第二年气候转暖时再复工。尼玛次仁说,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维修工程在“3·14”事件发生之前已复工,在事件发生期间也没有停工。“3·14”事件发生后,由于部分地段实施交通管制,一些需要运进的施工材料在外滞留了几天,目前,材料供应已恢复正常,对整个工程的进度没有大的影响。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建于1751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园林建筑;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内藏浩繁的经卷和稀世文物。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是国家援助西藏的重点项目,在当年的全国六大重点古建筑维修项目中占据半壁江山。

    如今,西藏还将实施规模更大的22处寺庙和古文物建筑维修工程,投资达5.7亿元。

    “西藏传统文化,在继承和保护中得到巨大发展。”从事了20多年西藏文化研究的专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俗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次仁平措说。

    出身西藏旧贵族的布达拉宫守护者

    “布达拉宫的保护是一流的。”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经常这样说。

    这座有着1300年历史的宫殿,不但要经受时间的洗礼,还要承受众多旅游者、朝拜者的“负担”。有人计算,在2003年5月1日布达拉宫采取“限客令”之前,其主体建筑在同一时间内需要承受约45吨以上的重量——对于这座高115米、土木石结构的13层建筑来说,这个压力相当严重。布达拉宫“首席执行官”、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当年就是“限客令”的有力推动者。

    强巴格桑出身于旧西藏的“拉丁”贵族家庭,几位兄长均在噶厦地方政府任职,当僧官的舅舅还是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私人管家,也当过布达拉宫总管。从小,强巴格桑就跟着抚养自己长大的舅舅,经常出入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几年前,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二哥嘉乐顿珠回拉萨参观,发现布达拉宫的“首席执行官”竟然是一个旧西藏的贵族后裔。“当时,他连问了我好几次‘为什么’,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66岁的强巴格桑说。

    从1989年到1994年,国家拨款5500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维修布达拉宫。2002年起,布达拉宫开始第二次大修。这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工程,将强巴格桑推上了布达拉宫“首席执行官”的岗位。1989年,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开工,强巴格桑被调入布宫管理处工作,两年后被任命为管理处处长,至今已17年了。

    让强巴格桑骄傲的是,自他担任管理处处长以来,布达拉宫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基本查清布达拉宫有10多万件文物,都一一拍照归档。“布达拉宫是木结构,又处在山上,空气干燥,经书保护得很好,没有霉烂的。有一种写在树叶上的经文贝叶经,印度已经没有了,全世界只有布达拉宫仍然保护得好好的。”从清晨开门迎客到傍晚关门检查,强巴格桑带领工作人员,在红山上爬上爬下,为布达拉宫遮雨扫雪、防雷防火。

    强巴格桑告诉记者,过去,海外曾盛传“文革”中布达拉宫的经书烧了,文物搬走了。一期维修时,又传说政府是以维修为名,在布达拉宫找金子,寻宝贝。现在进行的二期维修工程规模更大,却没再听到什么谣传和非议,很平静。连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兄长参观后也承认,布达拉宫保护得很好,由于民间捐赠不断,布达拉宫珍藏的文物比以前更多。“党和政府把这么重要的布达拉宫交给我这个旧西藏的贵族后裔管理,就可以说明一切。在旧西藏,布达拉宫属于达赖喇嘛个人,舅舅在为他心中的‘神佛’服务;现在,布达拉宫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每年要做好几十万人次的朝圣群众和海内外游客的服务工作,每天都要为布达拉宫的‘健康长寿’殚精竭虑。”强巴格桑说。

    修旧如旧中传承藏族传统技艺

    3月末,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西藏三大文物壁画修复工程已完工七成以上。

    据介绍,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壁画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分别完成了近2000平方米和698平方米病害壁画的修复;萨迦寺壁画维修是西藏三大文物壁画修复工程中维修面积最大、投资最多、难度最高的一项,壁画维修总面积为2100多平方米,目前,萨迦寺壁画修复已完成过半。壁画修复是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中最重要的维修项目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气候环境和保存条件不佳,二期维修之前,西藏布达拉宫等三处文物点壁画的病害情况较为严重。经敦煌研究院专家调查,病害主要为空鼓、起甲、裂隙及烟熏,尤其是空鼓病害十分严重。针对西藏的特征和气候特点,专家组经过室内试验,现场检测,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方案,对已经存在裂缝的壁画墙采取补隙的方法,对形成空鼓的壁画墙采取灌浆的处理方法,对存在脱落危险的部分壁画墙壁采取铆固的方法,确保了文物价值。在已完成大多数重点维修项目的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中,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藏民族古建维修方法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三大文物维修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针对布达拉宫地垄加固所采取的低压灌浆处理方法,改性阿嘎土的使用,采用低毒无公害环保型药剂处理木材防腐防虫,在壁画修复中采用的补隙、灌浆、铆固、表面清污以及揭取、归安等措施,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工艺已日趋成熟。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含量,维修办按照维修工程总体方案要求,对文物古建筑维修在坚持以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为主要技术手段,特别是在砌筑笾玛墙和块石加片石的藏式传统砌墙法,在打制传统阿嘎土,绘制室内外彩画装饰和外墙“手抓纹”抹面等方面,传统藏族古建维修技术和工艺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藏民族传统古建维修工艺,不仅确保了西藏文物的‘延年益寿’,而且必将影响西藏今后古建维修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西藏三大文物维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尼玛次仁说。

    西藏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正在进行

    “十一五”期间,国家决定投入5.7亿元,对西藏22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行维修。这也是在西藏实施的一次性投资最多、维修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

    “一次性投入资金5.7亿元对20多个文物点进行维修保护,这在西藏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喻达瓦说。

    西藏文物界人士表示,“文物维修是对西藏文化最好的保护措施”。

    将要进行维修的这22处文物点中,包括15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的寺庙和7处历朝历代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的历史遗迹。

    据悉,大昭寺、小昭寺、扎什伦布寺、哲蚌寺、色拉寺等都在这次保护维修之列。

    在过去20多年里,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已累计投资7亿多元,维修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文物古迹和宗教活动场所。

    同时,西藏各地文物部门已完成对12万余件文物的登记建档工作。这项始于1999年的宏大工程,将为更好地保护西藏丰富的文物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夏腊梅
名称湘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江南第一厅堂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文庙大成殿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阁院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北海公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