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铙”惊现汝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明 日期:2008-3-24
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考证,汝城县收藏的两个形似编钟的青铜器,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时期的“铙”,是当时举行盛大祭典活动时用于祭祀的礼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据了解,这两件青铜器是一民工在汝城县一个采石场石窟中发现的。经文物部门实地测量,这两件青铜器,一件上径长5厘米、下径长17.5厘米、纵径长15厘米、横径长24.2厘米,通高38厘米,重8.075公斤;另一件上径长5厘米、下径长18厘米、纵径长16厘米、横径长22.5厘米,通高39厘米,重8.31公斤。两件青铜器铜胎质量上乘,造型优美,表面经过仔细打磨加工。其身呈椭圆形,很像两个瓦片合在一起,口子边缘不截齐,两角向下延伸,成尖角形,中间饰有“回”字纹,每件有36个突起的隆包钟乳。轻轻敲打,发出悦耳的声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据专家介绍,这两件青铜器的发现,对研究湘南地区西周时期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证明汝城历史悠久、人文鼎盛。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