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禾塬战国秦陵园遗址又有重大新进展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原建军 日期:2008-3-6
神禾塬战国秦陵园遗址第二阶段的考古发掘近日已经全面结束,考古人员主要清理了陵园内北区大墓周围的13个陪葬坑,并完整地揭露了陵园南区的建设基址。考古中新发现了众多珍贵的文物,20多组大型的“茧形壶”、刻有“五十九年”文字的铜器、两个“六马一车”。综合出土文物和史料判断,墓主有可能是夏太后、周赧王、秦公子、秦二世中的一位。
稀世罕见:
20多组大型“茧形壶”一次性出土
神禾塬大墓陪葬坑均遭到严重盗扰并焚毁,但依据未经扰动或残留的马骨遗骸及车件痕迹,可以看出部分坑内陪葬车马数量较多,分为四马一车和六马一车两种。陪葬坑出土各类文物600多件,以青铜车马器具、饰件数量居多。
在K7丛葬坑中出土了20多组大型的“茧形壶”,即像蚕茧形状的容器。此次首次发现的“茧形壶”个体尤其大,高达六七十厘米。专家说,一次出土这么多“茧形壶”在全国考古发掘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在K12丛葬坑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骸,有16个动物个体,包括豹子、熊、鸟、猿、羊等,称为“珍禽异兽坑”。该坑表明墓主期望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继续打猎享乐。
K8丛葬坑在考古第一阶段出土了一个“六马一车”,第二阶段又在K10坑中出土了两个“六马一车”,这么多的“六马一车”出现在一个丛葬坑中是很罕见的。
陵园内墓葬、陪葬坑、建筑基址以及出土文物等重要的考古遗存,为更加深入研究战国秦汉时代帝王陵园的制度及其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墓主是谁?
四大帝王太后纷纷出场
省考古研究院张天恩博士说,目前对该墓墓主是谁有多种猜测。刻在一件铜器上的“左厩”文字在秦始皇陵园也曾出土过,厩即马房,仅有帝王陵墓可以这般设置,此地出土说明该墓级别极高,大致也是帝王一级的人物。到底是哪一位帝王呢?张天恩说有四个帝王进入专家的视野。他说,过去专家多说墓主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据《史记》载,夏太后死后“独葬于杜东”,该墓的位置大致符合此说。但至今未有实物出土可以证明墓主是夏太后。
专家认为墓主还可能是周赧王。出土的一个小马具上面刻有“五十九年”字样,秦灭周王朝之后曾把周赧王俘虏到秦都咸阳。西周以来在位时间超过五十九年的,又与这座墓地所在地有可能发生联系的,只有一个周赧王,即东周最后一位天子。但是学者后来又考证周赧王到秦都不久又被送往他处,因而这种说法又不一定能说服人。
墓主还可能是秦公子。魏晋文献《三秦记》说:“皇子陂北原有秦皇子墓”。但是,眼前这座墓葬的具体位置却在皇子陂南原,所以又令人生疑墓主是秦公子的说法。
墓主还可能是秦二世。唐代文献说秦二世葬于“万年西南三十里”,与这座墓葬所在位置大体符合。史载秦二世葬于宜春苑,考古工作者在此陵区也出土了一件陶罐,上有“今宜春”三字,似乎可以证实秦二世在此之说。但是,此罐是在一个盗洞之内发现的,考古者在想:“是否是古代盗墓贼从他处携带该罐来喝水并丢弃在此”,所以也不敢肯定墓主是秦二世。再说,秦二世只有45天的皇帝任职,在这么短的时期内怎么能修这么大的陵墓呢。
新闻链接
神禾塬大墓陵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郊,布局规整,外沟内垣,分为南、北两区,设有五门,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10米。附有十三座从葬坑的四墓道亚字形大墓居于北区,大型建筑基址处于南区。在大墓南、北两侧各有一条排水沟。其布局完整、规格高,显然属于秦王、公、帝、后的高级别墓。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