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张两宅可能都买自盐商汪氏
来源:扬州晚报 日期:2008-1-21
汪鲁门、张联桂故居究竟是什么关系?昨天,市民汪明根据本报15日报道的《汪鲁门故居可能是张联桂旧居》一文提供的有关线索,结合有关史料记载大胆推断:张联桂、汪鲁门两家所属故居,可能都是买自乾隆年间大盐商汪石公。
线索汪鲁门故居木香巷后墙与张联桂旧居木香巷后墙连为一体,其用料和施工工艺相同。
推断汪家、张家以前可能为同一个大盐商所建。
依据张联桂祖先从江都浦头迁往南河下是在乾隆55年,汪宅和张宅又都是买来的,这样的大房子谁有可能建?汪明推断,只能是乾隆年间大盐商,因为这个地段的历史不过才三百年。
汪石公,文化不高,文人对他记载不多,但从裨官野史可看出他豪富惊人。汪石公曾参与瘦西湖亭台园榭的建设,其中仅少一池,他的“汪太太”便“独出十数万金,夜积工匠凿之。”汪太太对当时的梅花、安定两家书院也捐资数万两。
而扬州房产公司著名古建专家赵立昌根据老房契考证,汪鲁门故居最初是买自汪氏。因此,汪明断定,这个汪氏便是汪石公。此外,汪石公家不仅有大量奴仆,而且门下有食客,家中有优伶,汪鲁门住宅是容不下这么多人的,所以汪明推断,张宅也是汪石公住宅一部分。
张联桂祖先在乾隆55年迁到南河下,这时,以“汰侈”著名的“汪太太”的后人,由于过度浪费,或者经营不善,可能已经衰败,所以将一部分房屋出卖,也是合情合理的。
建议汪明认为,扬州盐商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代,但现在没有遗留下一座完整的建筑。现在的个园、何园都是晚清时期建造的。因此建议将张家房屋加以整修,恢复原貌,与汪鲁门故居连成一气,运河沿岸可增一大新景点。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