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罗古窑场遗址工程竣工
来源:信息时报 日期:2007-6-19
经过近5个月的抢救性保护,博罗县龙溪镇具有近3000年历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银岗古窑场遗址”保护工程竣工,使古窑场遗址落实了有专人保护、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管理档案的“四有”工作。
出土大批文物
银岗古窑场遗址位于博罗县西南约22公里处的龙溪镇银岗村,在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由岗谷岭、松毛岭、松古岭等7个相连的低矮山岗组成,是迄今为止全省所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集制作和销售于一身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制作工场。
1997~2003年,博罗县博物馆协助省考古所对松毛岭、松古岭进行了挖掘。其中,1999年在对松毛岭的挖掘中出土了4座龙窑和一批陶器、石器、青铜器等。目前,该古窑场遗址揭露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有龙窑5座、灰沟3条、灰坑4个、明朝墓葬3座、窑址1个,还出土了大量的罐、鼎、碗、杯、盒、豆等完整的陶器。据考证,该窑场从西周、春秋至战国,期间无明显间断,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对于研究先秦时期东江流域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制陶业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岭南地区的关系都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保护工程投资50万
2002年7月,银岗古窑场遗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使银岗窑址得到长久有效的保护,博罗县按照《文物保护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不改变原貌”的要求实施保护。保护工程自今年1月动工,总投资50万元,在古窑遗址周边建起了铁栏和大门,并对古窑进行覆土保护等工作,5月底保护工程完成。据介绍,龙溪银岗古窑场遗址将打造成为具有园林风格的旅游景点。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