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出土东汉上釉砖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日期:2007-5-23
记者从渠县文物管理所获悉,近日该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溪城坝遗址抢救性发掘、清理一座东汉砖室残墓,出土了上釉砖(下图)及可辨器形的铜、陶器20余件,其中上釉砖极为罕见。
据记载,近60年来,城坝遗址先后出土的东汉墓砖数以万计,但上釉砖作为墓砖的一种,仅发现几块,因而弥足珍贵。到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东汉上釉砖均在城坝遗址发现,其作用是个未解的谜。
通过此次发掘大致可以确定,上釉砖在东汉时期的川东北地区,不是普遍的砖,而是极为贵重和奢侈的物品,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在墓葬中使用上釉砖,用作装饰。此次发现初步解开了上釉砖掩埋了千余年的秘密,极大地丰富了城坝遗址的考古内涵。
上釉砖属东汉低温铅釉陶。我国最早的色釉,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与器物本身一起烧成的高温釉,到了汉代,人类成功地发明了低温铅釉,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铅釉陶首次发现于陕西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到东汉风行一时。上釉砖在城坝遗址最早发现,意义重大。
城坝遗址位于距渠县县城26公里的土溪镇东岸,总面积230万平方米。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