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墟出土大量龙山时期文物
来源:安徽市场报 作者:从启 日期:2007-5-16
蚌埠地区昨日普降的一场中雨使正在发掘中的禹墟考古工作受到短暂的停歇,使对夯土层部分揭露并做剖面的计划将延后进行。负责禹墟出土文物修复的专家在修复文化层出土的陶器时发现禹墟文化层出土的陶器残片中,夹砂、夹蚌的红陶较多,也发现了黑陶和泥质灰陶。
考古专家介绍,多数容器类陶器残片壁厚较均匀,可以判定是以慢轮手工工艺制作成陶胚经烧制而成。根据陶片的硬度分析,烧制温度不太高。而泥质灰陶的陶泥经过清洗,胎体较纯,表明制作工艺较夹砂陶要先进,年代也稍晚一些。这种陶器器壁比较光滑,成器也较美观,属于当时的较高等级,有些出土的陶片陶胎薄如蛋壳,接近龙山文化时期制陶手工业高度发达的产物“蛋壳陶”,这表明这一地区的制陶工艺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据此次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研究员介绍,禹墟考古发掘开始以来,在第二发掘点的4个5×5米的文化层探方中发现数量颇多的龙山时期陶器、石器残片,这些为夯土层的断代及禹墟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佐证材料。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