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年代成谜
来源:东南早报  日期:2007-3-29
    专家预料研究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新高潮即将来临

    “迄今为止,在晋江深沪一带,共发现七个旧石器地点,但对它们的测年是一个难题,至今尚未获得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年龄值,还只能根据地层对比进行推测,认为遗址年代大致在距今50万-80万年。”昨日,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30多名考古专家、学者结束两天来对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的考察研究。

    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是2002年被发现并确定的。2003年1月29日,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了11位有关专家对深沪湾发现的旧石器进行了鉴定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标本具有人工打制特征,反映当时这里有过人类活动,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应继续开展研究”。

    此后,有关研究人员继续在晋江、泉州地区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还对漳州、三明等地的旧石器地点做过相应的调查:“迄今为止,在晋江深沪一带,共发现七个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36件,其中13件在北京进行了观察、描述和绘图,结果发现它们都是具有明显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制品和石器成品。从已发现的旧石器材料和旧石器的分布情况上,可以推测这里是古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场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为测定旧石器的年代,专家们先后采集了古地磁、光释光等多种测年方法所需的样品。然而,由于该地层为典型网纹红土,在国内外对它们的测年都是一个难题,只能根据地层对比进行推测,认为遗址时代大致在距今50万-80万年。

    考察有助研究海峡两岸的传承

    对于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荣树评价称:“这是近年来海峡两岸旧石器遗址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

    他解释说,从这些旧石器文化的分布看,海峡两岸地区距今50万-80万年之前,应是古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此外,台湾地区也发现有旧石器,他们与海峡西岸的旧石器有无联系?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如何?这也是必须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为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台湾与大陆相连,古人类和动植物的相互迁徙应是必然的。这些问题,必将是今后热点研究课题。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提到议事日程,福建地处海峡西岸,具有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区位优势和责任,所以希望文物部门牵头开展有关调查研究。

    作为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发现者之一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透露,目前对于该遗址的研究面临着巨大难题和挑战,“因为这些旧石器的原料是脉石英,用这种材料打制的石器是最难鉴定的旧石器之一。另外,出土地层为华南红土,对它的时代及地层划分至今仍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对它的年代测定在某些方面也是世界性难题”。

    但袁宝印表示,对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建设晋江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史的框架,也可以为东南沿海地区古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演化提供新的材料,甚至会涉及到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史前文化的联系,“目前的研究才刚开始,希望有更多专家参与”。

    据此次来晋江考察的专家认为,“可以预料研究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新高潮即将来临”。而泉州地处东南沿海的中间位置,位于这个史前文化纽带的中间位置,是联结其他地区的枢纽,现已发现的旧石器遗址,产出旧石器的地层,有的是发育典型的网纹红土,具有较高的年代地层学研究价值。“所以泉州应抓住机会,领风气之先,开展本区旧石器遗址调查,并研究测定其地层年代,带动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进展。”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