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广州市海珠区首次发现南越国遗迹
来源:华夏经纬网  日期:2007-3-22
    近日,广州市文化局对位于宝岗大道与同福中路交界处的建筑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第一次在珠江南岸发现分布如此密集的水井群和南越遗迹,初步探明有以下几个特点:1.南越国时期遗迹。为一号灰沟,略呈东西向,灰沟的上部或其他南越时期的地层和遗迹已被近现代建筑破坏。沟为长条形,其西端稍窄,东西长4.6、宽0.8-1、底深1.1米,底部不平,横断面呈圜底,但总的来看呈西高东低之势。有两层堆积,出土物多是褐灰釉陶和褐黄陶,也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共清理出土铜、铁、铅、木、瓷、陶(釉)等不同质地的文物200余件(套)。2.各历史时期的水井群。其中汉代水井6眼,均为圆形土圹,井壁规整;晋代水井2眼,均是带竹篾井圈,出土物较多,绝大部分是灰陶六耳罐和釉陶四耳罐;南朝水井2眼,一座砖砌井壁,一座为土圹,四号井用砖结砌井壁,井圹呈圆形,井壁砌筑后平面呈七边形;唐代水井共清理7眼,其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均是土圹井壁;宋代水井3眼,井壁斜收到底呈尖底,出土有较多的青灰瓦片和褐黄色瓦片,同时还出土有黄褐色釉陶罐、盆残片,并有青瓷碗残片。3.清代池塘。出土一批明清时期的陶瓷器,其中一只青花瓷碗,碗底及外壁饰有菊花纹,在碗的内壁针刻“海幢”二字。在宝岗大道西200米处即是海幢寺。海幢寺五代南汉时原为千秋寺,明末为商人的花园,后由僧人建佛堂。经清康熙、乾隆年间增扩,成为广州五大丛林之一。该池塘有可能是海幢寺内景观之一,出土的青花瓷器也有可能是寺院内和尚们的生活用品。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