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大渡河中游考古发掘找到了蜀文化分布去向
来源:雅安日报  作者:陈鹤颜  日期:2007-3-19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召开大渡河中游考古成果论证会,省人大、省政协以及省文物局、省移民办、水规总院及大渡河公司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论证会。论证会上,考古专家认为,大渡河中游考古发掘找到了三星堆文明的来源和去向,找到了蜀文化的分布和去向,大渡河中游的文化是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证会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瀑电考古队领队刘化石向参会专家和相关单位代表汇报了2004年至2006年大渡河中游考古发掘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相关情况本报已作报道)。

    刘化石在汇报中谈到,大渡河中游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了新的考古学文化,其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其次,为深入研究细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大渡河中游的细石器文化建立在“富林文化”的基础上,延续至战国晚期。本次发掘出土的大量细石器,对于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细石器打制技术、文化特点、内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大渡河中游考古发掘,为文化交汇地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对文化交汇地带文化属性、文化内涵的研究,一直是我省考古研究的重点。战国到秦汉时期,大渡河中游一直处于石棺葬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石棉县永和墓地、汉源县桃坪墓地恰恰揭示出了这种交汇地带的文化内涵。

    刘化石说:“我们认为雅安地区的宝兴、荥经、汉源、石棉等县,正处于巴蜀文化与西南地区的石棺葬文化、大石墓文化以及云南地区青铜文化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各民族交流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对这一地区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将有力推动巴蜀民族的扩张、石棺葬文化的迁徙以及各种文化交流等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我省考古专家对大渡河中游的考古成果进行了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渡河中游的考古发掘,意义十分重大,对进一步研究三星堆文明、蜀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