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大报恩寺考古寻宝藏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成岗  日期:2007-3-6
    大报恩寺是明永乐大帝朱棣为生母建造的皇家寺庙,其琉璃宝塔被称作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大报恩寺复建工程即将启动。

    日前,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对大报恩寺全方面的考古发掘工程也已经启动。

    战争造成的宝塔碎片以及埋藏地下的备用琉璃瓦等宝塔构件也将陆续出土,专家推测大报恩寺还有两座地宫也收藏着大量宝藏。 

    市民捡到的琉璃构件都有皇家风格

    出中华门,经长干桥过秦淮河,到南京晨光机器厂位置(原金陵机器局),是一片低矮楼房连绵而成的居民区,这里的地名都叫做“北山门”、“宝塔顶”……带有明显佛寺地名的风格。据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介绍,这里当年就是大报恩寺的范围,但从3月份开始,考古队员将进驻这里,开始对这座“绝世东南最壮丽之建筑”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记者获悉,在中华门街道正学路社区,深藏着一批散落的大报恩寺琉璃建筑构件。记者与考古专家一同赶往社区,在社区主任李晓英的指引下,记者目睹了这批大报恩寺的遗珍。

    这批琉璃构件数量在十余件,主要有琉璃瓦、琉璃兽头、木雕等。记者发现,这些琉璃构件都是五色琉璃,上有花卉、飞天等图像,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只可惜局部都有残缺。而其中一只兽头构件,形状如辟邪,又如狮子,毛发毕现,神态威严。据考古专家分析,这些建筑构件都是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上的建筑构件。在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两块雕刻有龙形图案的木雕,这些木雕据说也都是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内发现的。

    社区李主任向记者介绍,这些建筑构件是这些年社区居民陆陆续续在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内挖到和捡到的,居民们考虑到文物的重要性,都把这些建筑构件交到社区。李主任表示,如果复建大报恩塔需要这些历史文物,他们将捐献出来。

    专家表态

    这些琉璃构件正是大报恩寺的

    “这些建筑构件只是大报恩寺历史遗存的一小部分。”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向记者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将寻找报恩寺塔建筑基础和范围,为复建大报恩寺塔提供参考。同时,考古工作最令人神往的,就是湮没在地下的大报恩寺“地下宝藏”———琉璃构件和神秘的地宫。

    对于大报恩寺塔的这些珍贵宝藏,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汪永平曾经作过多年的研究。

    最让汪永平惊叹的是大报恩寺的那座琉璃宝塔。1412年,在孙吴时期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遗址,永乐大帝朱棣下令重建大报恩寺,他号召“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

    汪永平表示,正学路社区收藏的琉璃构件正是琉璃宝塔上残留的琉璃构件。

    诱人的期待

    备用琉璃构件到底在哪里?

    据明末张岱《陶庵梦忆》、清代张尚瑷《石里杂识》所载,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时,共烧制了三套完整的塔身构件,以供日后维修时更换。其中一套用于建塔,另两套则编上字号埋入地下,若塔上损坏一块,只要将字号报告工部,就可将备件取出,对号补砌,天衣无缝。可是史料记载中的那两套构件,究竟埋藏在什么地方呢?由于年代久远,确切地点如今仍是个谜。

    汪永平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1958年,窑湾街附近出土了许多五彩琉璃构件。当地的居民发现,将其砸碎和泥后,做出来的砖头耐高温,非常符合建造大炼钢铁的“小高炉”的需要,于是大量构件都被送进了粉碎机。残留的一批琉璃构件后来被南博、市博以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批琉璃构件是否就是历史上传言的那两套备用构件,南京文博界一直没有定论。因此,两套备用琉璃构件的说法依旧保持至今。

    汪永平向记者介绍,他对本次考古发掘能够挖到另外两套备用琉璃构件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在他的意识里,1958年的那一批琉璃构件正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两套备用琉璃构件,很有可能的是,这些琉璃构件大部分已经“零落成泥”了。

    两大地宫有震惊世界的宝物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佛塔而建的,往往有一座存放帝王送赠的金银珠宝、佛教用品的地宫。在陕西扶风法门寺、浙江杭州雷峰塔,都曾经发掘过异常珍贵的宝物。

    据史料记载,在大报恩寺塔中,永乐皇帝朱棣确实摆放了不少“宝贝”:夜明珠、避水珠、避风珠、宝石珠、避尘珠各一颗,以躲避风雨雷电和刀兵。还有明雄一百斤,茶叶一石,黄金四千两,白银一千两,永乐钱一千串,黄缎两匹,地藏经一部,阿弥陀佛经、释迦佛经、接行佛经各一部。除宝珠置于塔顶,余物都藏在塔底地宫。

    除了大报恩寺塔地宫外,历史上大报恩寺遗址附近还有两座宝塔,一座是三藏塔,另外一座是1500多年前的阿育王塔遗址。据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回忆,三藏塔的地宫在汪伪时期曾经被日军盗掘开,发掘出了一只锦盒,里面密藏着唐玄奘法师的顶骨。

    而阿育王塔遗址的地宫也在大报恩寺塔遗址范围,如果在本次考古发掘中能够找到阿育王塔地宫,找到《金陵梵刹寺》中曾经记载的“地宫宝藏”:佛舍利、佛爪和佛螺髻发。那本次考古发掘无疑将震惊世界。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