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苏州:引入古建筑遗产评估体系
来源:《民族建筑动态》  日期:2007-10-15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历史古迹保护和现代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在许多城市中凸现出来。古迹的价值如何评定?哪些要留哪些要拆?标准又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难题,江苏省苏州市引入了“古建筑遗产评估体系”。量化的标准和细化的规定,为古城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保障。

    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苏州古城里的园林、城墙、河道、街巷等古建筑群星罗棋布,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留下了保护的重任。在一些历史街区,老房子的住户往往过于拥挤,有些居民就擅加改造,致使一些古建筑失去了原有风貌。面对复杂的情况,传统的保护与管理方式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而通过“古建筑遗产评估体系”,专家们会根据年代、居住人的身份、建筑技艺的高低及精细度、建筑保护的完好程度等因素打分,对古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作出评估。评出的分数汇总后,再通过评估体系软件系统进行区别分类、形成分值。每幢建筑的保护价值得到量化,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争。今年,这一评估体系在苏州山塘等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应用。街区里居民的老屋和陈旧的小店,将古城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朴实地留存了下来。

    据苏州规划局办公室的魏江生介绍,苏州实行“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要求保护整个古城以及与其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风景名胜区。在引入评估体系的同时,苏州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贷款贴息或奖励的方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实现了抢修保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

    为了保护好古城,使之“传之后世,永续利用”,苏州不断探索、创新古城保护之路,在全国连创了多个率先。苏州先后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将文保工作列入政绩考核指标,把政绩与文化遗产保护挂钩;并出台了文物维修工程准则,进一步规范文物维修行业。此次古建筑评估体系的建立,也让苏州逐步由经验性的传统保护,向科学量化的保护转变。
编辑:红豆树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