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江发现四处大型商周时期遗址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日期:2007-1-17
拥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之一鱼凫古城遗址的温江,近期又发现四处距今约3500年的大型商周时期遗址!记者亲赴仍在发掘的遗址现场进行了采访。据悉,在记者得到发掘消息之前,市考古队在温江进行秘密发掘已达半年之久。
碎陶片密集铺地
疑似古人活动广场
目前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遗址,就在温江东门出城口的一处建筑工地上。记者看到,工地上密密麻麻都是探方,发掘人员正在寒风中坚持工作。据介绍,目前一共打了49个探方,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探方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灰坑、窑址。令考古人员兴奋的是,有12个探方底部均匀平整地铺着厚厚一层陶片。据考古人员介绍,众多陶片均匀、平整、密集地分布在一个地方,很明显是人为所致,这一现象在成都平原从未发现过。
疑团1
为啥要用陶片铺广场?
陶片铺地的用途令人费解,这不禁令人联想起了在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中曾发现过的青铜器、玉器铺了一地的现象。考古人员推测,由于这些铺满陶片的坑中并未发现祭祀时一般会撒的红砂石,因此不像是祭祀现场,而更有可能是古人建造的一个活动广场。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要建活动广场,用石子铺地也行,为何要使用大量的陶片,要知道当时的古人烧制陶器也属不易,用陶器的碎片建一个广场岂非有点奢侈?
双面槽石斧出土
遗珍来自商周时期
另一处遗址位于柳城街办新建社区四组的另一个工地上,与1996年发掘的位于万春镇的鱼凫村遗址距离更为接近,该遗址是明显的村落遗址,有建筑遗迹3处,灰坑20多个,窑址一处。这处遗址发掘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经过考古人员近半年的发掘,在这批遗址中已出土上万片陶片,和上百件局部较为完整的陶制器物,包括高柄斗、高领缸、圈足缸、尖底盏、尖底杯等。其中一件双面带槽的石斧,被考古人员称为最令人兴奋的发现。根据这些器物的形制,判断其来自距今约3500年的商周时期前后。
疑团2
与“鱼凫村”有何关系?
考古人员表示,四个遗址与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温江鱼凫村遗址”的距离和时代接近,目前推测是拱卫鱼凫村遗址中心的中、小型聚落遗址,是鱼凫城遗址聚落群的一个延展部分。考古人员认为,这批遗址的发现拓宽了视野,延伸了鱼凫村遗址的文化内涵,对认识成都平原史前社会的社会结构、生产形态、风俗习惯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四个遗址中,距离万春镇鱼凫村遗址最近的直线距离约为5公里。那么,曾经在这些遗址中生活的古人,与比他们时间略早的“鱼凫村遗址”是何亲缘关系?除了四处之外,周围还有没有目前没有发现的遗址?很多谜底有待下一步研究和揭晓。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对遗址进行了采样,准备进行碳14检测以判断其具体时间。姚慧本报记者李娟
新闻背景
鱼凫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相传鱼凫是古代蜀人的祖先,而鱼凫的图像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都曾发现。而在温江,鱼凫是万春镇一个实实在在的村落的名字,就在这个鱼凫村,曾经发现了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之一鱼凫村遗址。该遗址呈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距今已有4300—5000年的历史。目前,鱼凫村遗址已经进行了回填,人们仅能看到两米高的土堆,那就是4000多年前夯筑的古城城墙。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