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宋代居民流行"薄葬" 纸制冥器代替实物随葬品
来源:重庆市文物考古  日期:2007-1-12

    与汉代居民将陶、铁、金、银制造的随葬品带入墓中不同,宋代的居民们在丧葬习俗上显得更为理性,他们开始用纸制造出各种生活用品,在下葬死者时焚烧于墓前。 

    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表示,我市文物考古队首次走出重庆到河南新乡参加南水北调考古工作。从5月中旬进场到11月初结束,经过近半年的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包括55座不同时期墓葬在内的各类遗迹91处。对了解该地区从汉代开始的墓葬文化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早期人类生产生活内容的了解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宋代居民流行“薄葬”

    据袁副所长介绍,宋代墓葬中葬品极少,最常见的就是几件瓷碗、瓷盏和瓷罐,以及少量铜钱。甚至有9座宋墓除了棺钉一类的残留外,无任何随葬品发现。这种“薄葬”现象反映出,我国宋代的丧葬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即用纸明器代替传统的实物在埋葬时焚化,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影响到现代,直到火葬的大规模执行。

    同时,袁副所长表示,中国的丧葬习俗和观念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从先秦时期的礼性、汉唐的视死如生和宋以后的示意性,最终步入了现代社会的文化习俗继承性,反映出了社会的进步。

    为防盗墓深挖墓室

    宋代先民们,已对盗墓贼有了更多的认识,为防止亲人的墓葬受到盗墓贼侵扰,他们大多将墓葬建于地下4—5米深处,并修建出仅容一人周转其间的墓道与地表相连。

    考古队员们在清理这些墓葬时发现,基本上没受到盗墓贼的骚扰,墓内少量的随葬品依然完好地保存至今。“这充分说明,宋代的居民们已开始使用各种方法避免盗墓贼对墓主人的侵扰。”袁副所长说。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