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重庆考古队发现罕见靴状竖井墓
来源:重庆晚报  日期:2007-1-11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欣喜地告诉记者,我市考古工作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勘探发掘中,发现了罕见的宋代“靴状”竖井墓。

    市文物考古所袁东山副所长介绍,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他们承担了辉县毡匠屯墓地2000平方米的发掘任务,时间从5月中旬进场,到11月初结束。

    “这里的墓葬方式和重庆差别很大。每个墓葬的入口都做成了一个深七八米的‘靴状’竖井。”袁东山说,身居中原的古代人,似乎早知道这里地势平坦墓葬易盗,所以在埋葬时,先挖一个靴状竖井,然后再横向挖墓,墓口一般都在1米长,0.8米宽左右。

    袁东山介绍,考古者发掘了27座宋墓,墓内随葬品极少,最常见的就是一二件瓷碗、瓷盏和瓷罐,及少量铜钱;还有部分除了棺钉一类的残留外,无任何随葬品发现。这种“薄葬”现象,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丧葬观念的一个巨大变化,即用纸明器代替传统的实物在埋葬时焚化,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影响到现代。

    袁介绍,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中国丧葬习俗变迁,经历了先秦时期的礼性、汉唐的事死如事生、宋以后的示意性,最终步入了现代社会的文化习俗继承性,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另外就是,到了北宋后期,土墓尽管在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基本上不再出土像样的随葬品,估计使用土墓的人的身份降低,这种状况与北宋社会经济迅速走向繁荣有关。

    袁东山欣慰地说,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发现并迅速清理各类遗迹91处,其中墓葬55座(汉代至清代),灰坑31个,水井2个,道路一条和沟两条。出土文物400余件。

    袁说,在辉县毡匠屯墓地,出土了汉、唐、宋、清各时代的随葬品,种类包括铜镜、铜钱、铁矛、陶俑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