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口库区考古发掘战国楚大夫墓
来源:大河网讯 日期:2007-1-11
一组编磬、6件铜鼎……昨天上午,介绍着从徐家岭楚墓中出土的文物,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赫玉建一脸兴奋,“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士大夫墓葬,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完全是从盗墓贼手中抢回来的”。
发掘现场戒备森严
古墓位于淅川县西南47公里的仓房镇沿江村徐家岭,当地人把这里称作凤凰头。在丹江口水库蓄水前,这里是丹江西岸的一条丘陵,蓄水后凤凰头的东、南面变成了丹江口库区。
挖掘现场,古墓被挖成了一个深约10米的开放性大坑,上面盖着遮雪的雨布。为了防止塌方,四周支起了脚手架,4位专家蹲在墓室内,有条不紊地丈量、清土。
现场拉了3道警戒线,凭考古队所发的蓝色胸牌可以进入第一道警戒线,黄牌可进入第二道警戒线,红牌则可以和现场的考古专家一样,进入正在发掘的古墓区。7位民警在第二道警戒线之外不停地巡视着,两条大狗被安排在靠近墓区的地方,一看到有人接近,立即“汪汪”地叫起来。
墓主人的钟鸣鼎食“生活”
这是一座“甲”字形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内填充有黄褐色的五花土。墓室位于墓道西部,平面长方形,深10.50米。
墓室的棺椁已经腐朽,仅残留一些黑色的痕迹。从清理出的残存遗迹来看,为一棺二椁。外椁为长方形,东西长4.40米,南北宽3.70米。中部有一内椁,内椁内有一棺,在内椁上有许多铅质构件,墓主人就葬在这里。墓主人骨架尚存,头向东。在内椁的北侧和西侧,还各放置着一棺,两棺内有两具殉葬者的骨架。
根据专家提供的文物清单,该墓室已能确定的文物有铜器50余件,按当时的用途可分为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等。除了铜器,棺内还有大量玉石器。此外,墓内还发现有铅器、陶器和牛角杯及鹿角等骨器。
专家称,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的组合及形制特征等综合分析,该墓的时代应为战国早期,从出土的青铜礼器组合和数量来看,可以断定墓主人身份为大夫级楚国贵族,生前过着钟鸣鼎食的富裕生活。
差点遭盗墓贼破坏
近年来,徐家岭附近曾多次发现大型东周楚墓。
考古人员接到群众报告,说在徐家岭墓葬区原来发掘过的楚墓中间有一个盗洞,考古人员现场查看后,发现盗洞直径约0.60米,深6米以上。在盗洞附近再次发现了探孔,考古人员分析有人企图进行盗掘,随即向主管部门汇报,同时拨打110报警。仓房镇派出所干警于当晚抓获盗墓人员3人,缴获湖北籍车辆一部及探铲、铁锨等作案工具,成功地阻止了一起盗墓活动。
盗墓分子称,他们采取雷管炸墓的方法偷盗,如果不是被发现,两天就可以搞定了。
“再向里边挖20厘米就进入墓室了。”赫玉建指着盗洞说,盗洞达到了墓底,虽破坏了部分椁室,但墓室内的随葬器物大部分保存完好。
他说,2006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两位专家已来过发掘现场,说东周是诸侯争霸与称雄的时期,徐家岭楚墓的发掘对研究秦楚文化的交汇和民族融合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楚都丹阳、楚国与周围各诸侯国的关系,以及古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编钟、编磬的发现,对古代音乐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