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寺在山西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佛光山腰。寺因势建造,坐东向西,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开朗。寺区松柏苍翠,殿阁巍峨,环境清幽。寺内建筑高低错落,主从有致。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寺况兴盛。原有方要建筑弥勒大阁,宽七间,高约32米。唐武宗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止佛教,寺宇被毁,宣宗继位后复佛法,至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现存六角形祖师塔,形制古朴,是北魏遗物。山腰的东大殿,雄伟壮丽,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殿为金代建筑。其余山门(即天王殿),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及厢房,窑洞等建筑,皆明,清重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杰作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还有唐代塑像,壁画,石幢,墓塔,汉白玉雕像等。石幢两座,平面八角形,一在东大殿前,唐大中十一年前造;一在前院当中,唐乾符四年(877年)造。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发极盛时期,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国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
最值得一提的是佛光寺东大殿。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殿堂只有两座,佛光寺东大殿是其中一座,建于大中十一年(857)。东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面十二三米。大殿为中型殿堂,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17.66米;殿内有一圈内柱,后部设“扇面墙”,三面包围着佛坛,坛上有唐代雕塑。屋顶为单檐庑殿,屋坡舒缓大度,檐下有雄大而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体现出一种雍容庄重,气度不凡,健康爽朗的格调,展示了大唐建筑的艺术风采。大殿的空间构成也很有特点。一圈内柱把全殿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空间较高较大,加上扇面墙和佛坛,更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外槽较低较窄,是内槽的衬托。但外槽和内槽的细部处理手法一致,一气呵成,有很强的整体感和秩序感。雄壮的梁架和天花的密集方格形成粗细和重量感的对比。佛光寺大殿也很重视建筑与雕塑的默契。佛坛面阔五间,与建筑相应,塑像也分为五组。塑像的高度和体量都经过精密设计,使其与空间相应,不致壅塞和空旷,同时也考虑了瞻礼者的合宜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