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余干县发现中晚唐时期古窑
来源:大江网  日期:2006-6-27
    近日,景鹰(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余干段施路段发现一座中晚唐时期古窑。 

    在景鹰高速公路余干县出口互通施工现场离主干道直线距离约300米处发现了一座古代窑址,它位于该县黄金埠镇上行村委会新屋郑家刘家山一带。4月21日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干县博物馆组织人员对窑址500平方米范围进行抢救性发掘,迄今出土了大量民用青瓷实物。据专家考证,这些青瓷系中晚唐时期文物,有力的证明了江西也是中国青瓷发源地之一。它的发现,填补了江西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为研究唐代青花瓷烧制及江西青瓷窑业与吴越、荆楚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消息经多家媒体披露,顿时引起全国考古界的强烈关注。

    刘家山窑是一个生产民用青瓷器的龙窑,从该窑的窑业堆积层,发掘出器形相对完整的碗、盘、碟、盆、钵、罐、壶、碗台及各类支烧具1000余件。这些出土的器物,其造型有的雄浑,有的精巧,釉色呈现铀青绿和青黄,色泽精美,为同时期江西窑址所罕见。根据专家的初步研究发现,其中的玉璧形(古铜钱形状)碗底,属中唐盛行的烧瓷工艺。另外在许多青瓷碗内,发现有代表中唐烧制水平的五个梅花状的褐色点彩。其它体现中晚唐风格的还有双系青瓷壶,双系青瓷罐等。另据了解,窑内还发掘出盛行于南朝的网钱状窑砖,专家称刘家山窑的建窑上限可以到南朝。

    专家对出土窑品的初步研究还表明,刘家山窑青瓷具有多种文化特色。余干早在秦始皇元年就已建县,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楚、吴、越兴替,使余干处于“吴头楚尾”,刘家山窑址窑品正体现出了这种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特征。如梅花形釉下褐色点彩,吸收了楚文化的特征,与长沙窑出土的青瓷品非常接近,而青绿色釉又是浙江绍兴一带越窑瓷品的典型特征,充分反映出赣与浙、湘等省瓷业的渊源。刘家山窑址的发掘,不仅填补了余干境内无中晚唐窑址的空白,而且也印证了余干梅港瓷土开采于唐代的文献记载。
编辑:夏腊梅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皖南村镇中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北宋山水宫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