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祭祖圣地的历史荣誉和现实悲剧
来源: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作者:郑本法 张正春 梁仲靖 日期:2006-6-14
天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优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非常丰富。然而,现在的天水市是一个怎样的景象呢?
玉泉观、南郭寺已非往日的盛景,在城市中间高楼大厦的夹缝里残存着几颗孤零零的古树,著名的“纪信祠堂”与“胡家大院”已经被挤占的不像个样子,往日的规模已经不复存在了。千城一面,今天的天水市和中国其他任何一个中小城市已经没有什么两样。
庆幸的是,由于旅游开发的需要,城市里的“伏羲庙”和卦台山上的文化遗址得到了保存,“羲皇故里”已经成为这个现代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
通过我们的考察发现,天水市的遗产保护并不乐观。由于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迅速,古城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城市规划缺乏统一的思路,河道整治存在严重的问题:天然河道被整治一新,一个崭新的“人工渠”代替了古老的自然河道,全面防渗,全面硬化,人为地堵截水流,河道中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现代化的游泳池。作为无价之宝的“自然遗产”消失了,投资数亿元的人工渠和游泳池诞生了,这种急功近利的现代工程会给天水市的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天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太昊伏羲氏的故里,是易经八卦的发源地。伏羲号称“龙祖”,是龙的传人的真正祖先。天水市所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中华祭祖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活动,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祭祖大典”正在产生更大的影响。
然而,天水市的城市形象已经与“伏羲故里”的古朴沧桑相去甚远,在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小城市举行旅游性质的中华祭祖大典不是很滑稽的吗?
与“中华民族的祭祖圣地”这个神圣的称号相对比,天水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显然是完全失败的。缺乏深谋远虑,迫于发展的压力,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对于这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目前的所谓发展就成了一种彻底的破坏!
自然风光是自然遗产,历史文化是文化遗产,天水市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应该是一个整体遗产。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天水市只是把所剩无几的古代寺庙和古树名木当做城市的点缀,所谓“双遗产”只限于“麦积山石窟”附近的一小部分。难道“祭祖圣地”不是文化遗产吗?难道“祭祖圣地”就仅限于“伏羲庙”吗?
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历史复兴,全球华人来天水祭祖的活动会越来越大,富有远见的城市规划应该是一个整体的长远规划。天水市应该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典雅城市,应该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和具有古建风格的城市。
然而,非常可悲的是,今天的天水市已经完全被现代化了。被挤压在市中心的狭窄的“孔庙”(文昌庙)就是一个象征:天水市的历史已经被销毁了,剩下的只是依稀难辨的残破的记忆!传统文化几乎荡然无存,“伏羲庙”和“卦台山”只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点,如此而已!呜呼哀哉!悲夫! 难道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就到此为止了吗?
天水市的城市发展已经和“祭祖圣地”的文化功能背道而驰,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如果天水市仍然坚持“祭祖圣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立即修改存在严重错误的城市发展规划。关于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的问题,关于城市结构与城市服务功能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不能操之过急。
既然是“中华祭祖圣地”,就应该是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就应该极其慎重地对待城市改造,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维修。
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了《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公约》。1982年12月15日,关于保护历史园林的《佛罗伦萨宪章》公布。1982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公布。1998年,《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正式公布。2006年,中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1998年4月9日公布)中特别指出:“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城市本身的特征应集中体现在历史地区及其文化之中,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历史地区的保护和延续”。《宣言》针对历史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特别是通过城市规划措施,保护和修复历史城镇地区,尊重其真实性。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城镇地区集中保存着对不同文化的记忆;另一方面,这类地区能够使居民体验到文明由过去向未来的延续,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制定法律保护和规划框架体系,不仅通过立法,而且也通过为居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手段,鼓励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来开展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实现保护和加强历史城镇地区价值的目标”……。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在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应当依法取消其称号,并追求有关人员的责任。
天水市正在大规模地进行现代化改造,无知的官员和缺乏远见的规划设计人员在城市发展建设方面完全处于盲目的乐观状态,只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只要具备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有什么蠢事做不出来呢?
号称“伏羲故里”的天水人一向自高自大,他们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对待中华民族的这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了极其傲慢的态度。这是多么危险啊?
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伏羲的智慧了吗?
“共工”妄作,文化破坏,文明血脉,谁来传承?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