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新发现四处大型夏商村落遗址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郭宝平 日期:2006-6-6
朝阳市文管办主任、副研究员孙国平等专家首次向媒体通报了京四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发现北三家、罗家沟、卧龙、马营子等4处夏商时期大型村落遗址的相关情况。
今年4月初,在省考古所主持下,考古工作者对京四高速公路建设沿线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4处遗址。其中,北三家、罗家沟2处遗址位于七道泉子镇,卧龙、马营子2处遗址位于边杖子乡。这4处遗址和先期发掘的西三家村落遗址一样,均属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距今已有3500年至3900年,处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
近2个月以来,省、市、区三级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对这些古村落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基本完成重要文物的发掘保护工作。在几处遗址内,均发现了大量的房址、窖穴、灰坑等遗迹和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专家们根据经验推断,这些遗址是当时的普通村落。其中,发掘出的最大房子也只有20平方米左右,房子之间大都很近,与西三家遗址不同的是,这些村落皆于面临河流或水沟的山坡上近水而居。罗家沟遗址中甚至还残存一堵约20米的石墙,据专家推测为村落的拦河坝。此外,孙国平副研究员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初步判定,在北三家、罗家沟、马营子三处遗址周围,近至100米,远至300米处还应分别有同一时期的古代村落。
灰坑是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一种非常常见的遗存,是其时村落里的人们处理垃圾等废弃物时所挖。在北三家古村落遗址中,几乎每个房址旁,都有数个灰坑,比其他几处遗址中的灰坑更密集。孙国平副研究员介绍说,此处遗址中灰坑密集的特点表明,当时该村落中居民的环保意识非常强,已开始注重公共卫生问题。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