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德坊、武功坊修缮工程的启动,沈阳故宫古建筑2006年的维修工作拉开了序幕。据了解,今年沈阳故宫除了两坊维修外,还将启动几项维修工程,包括戏台、嘉荫堂整修维修工程;文溯阁碑亭屋面维修;西所垂花门屋面维修;东大门及太庙地仗油饰等。
沈阳故宫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现存的宫殿建筑群中,沈阳故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因此,故宫的修缮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文德、武功两坊如何修缮,何时竣工,此轮修缮工作有何特点,是否影响到展览……都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拥有380余年历史的深宫古院,探访沈阳故宫新一轮维修工作的点点滴滴。
文德坊、武功坊换上“防护服”
两坊有些木骨已经糟朽
3月31日下午,沈阳故宫,跨街而立的两座高大牌坊———文德坊和武功坊的修缮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路过的市民都驻足观看。
记者看到,文德坊和武功坊外面都护上了绿色的防护网,底部有支架支撑着。有的工人爬到了坊柱顶部较高的地方,用小斧子和一种特制的工具挠子正在一点点剔除着坊柱上的红漆、包裹的麻和灰。坊柱底部已经初步处理的地方露出了木头的本色,能够看到木骨腐朽造成的大小不一的洞。
如果腐烂超过柱高的2/3,就需要更换了
文德坊和武功坊是沈阳故宫的两座阙门,文德坊位于大清门的东侧,武功坊位于大清门的西侧。老沈阳人称之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它们按照大臣上朝排班的“文东武西”矗立在宫门两侧,是沈阳故宫唯一记有落成年代的建筑,也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两坊建筑结构精美,两坊均为主间(明间)高两次间低的形式,黄心绿边琉璃瓦顶,每间檐下内外各四组斗拱承托,其下的枋、瓜柱、雀替、花板等部位,是以浮雕为主、彩绘为辅的装饰,翔龙飞凤,海水流云,瑞树奇花,贴金敷彩,艳丽祥和,既有皇家气派又具地方风格,在古代牌坊中独树一帜。中间坊额蓝地金字,满、汉、蒙三体合璧,除坊名外,并有“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字样,可知建于1637年正月。“现在两坊的不少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糟朽症状,严重的需要更换,其余的需要把坊柱上的红漆、包裹着的麻和灰都小心剔掉,然后按照传统的‘一麻五灰’工艺重新给它们穿上‘防护服’。”负责此次修缮工程的沈阳故宫古建专家柴勇说。
延伸阅读:
路过沈阳故宫的市民会看到,文德坊和武功坊已被支架、绿色的防护网包了起来,而不时地还有工人用小斧子及一种特制的挠子,把坊柱上的红漆、包裹着的麻和灰一点点剔掉,让其露出木头的本色。据悉,随着文德坊和武功坊维修的开始,沈阳故宫今年的大修工程正式启动。据悉,由于今年的修缮工程将是陆续展开,因此不会对沈阳故宫的正常游览带来影响。
5套方案规划“方城”382岁故宫前拟开南大道
382岁的沈阳故宫将一改只有东西两侧通道的历史,计划开通南侧主通道。就像北京故宫一样,游客今后可以从正门前的广场直接进入参观了。>>详细内容
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沈阳故宫博物院1926年纪事
今年是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各种庆祝活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但是,80年前有关沈阳故宫的故事,如今的读者却已经很少能够知道了。记者采访了多位研究学者和熟悉那段历史的老人,试图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
努尔哈赤择风水迁都?沈阳故宫七大谜团待解
380年前,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随后创建了沈阳故宫。380年后的今天,沈阳已骄傲地拥有了一项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历经几个世纪之后,留给了人们太多神秘色彩———
368年前农历十月十三,女真改为满洲;369年前农历十一月十三12月13日),皇太极召开御前会议读金史,提醒大臣保持国语骑射、满族服饰。这次清史上著名的“太宗读金史”会议,究竟在哪召开?努尔哈赤为何迁都沈阳?沈阳故宫始建于何年?皇太极王府是否就是沈阳故宫?庄妃是否劝降了明将洪承畴?12月20日,沈阳故宫博物院筹备院庆80周年纪念活动时,该院研究室主任、史学家佟悦先生向记者透露了沈阳故宫七大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