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来损坏严重 明泰陵昨起大修
来源:山西晚报 日期:2006-3-9
被称为乾隆年间留下的“豆腐渣”工程———明十三陵泰陵正式启动300多年来的最大规模修缮工程,该工程投资3800万,预计于今年11月20日竣工,届时已经残破的围墙将恢复旧貌。
泰陵是明十三陵中未向公众开放的一个陵墓,经过历史多年来风雨的剥蚀,泰陵原本高大而醒目的之红色围墙已色泽暗淡且斑驳,墙头象征着皇家威严的黄色琉璃瓦已经看不到了,墙体上还有不少裂缝,这些都是修缮的内容。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的聂友义副主任告诉记者,泰陵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在清朝乾隆年间曾经进行过一次修缮,到目前为止,已经300多年未曾修缮过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加上人为的破坏,泰陵的损坏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为此,十三陵特区聘请了权威的古建专家为修缮顾问,北京市文物保护设计所进行了施工设计。此次修缮需耗费资金3800万元。
陵园中最醒目的建筑———明楼也是修缮的重点。十三陵特区办的王西森透露,清朝把明楼修成了“豆腐渣”工程。在对明楼的勘测中发现,乾隆年间的修缮,把不少明朝建筑进行了修改,很多木构件制式的不规范,才导致了现在的损毁。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