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庙
来源:陕西旅游信息港 日期:2006-3-9

黄帝庙,又名轩辕庙,坐落于黄帝陵寝所在桥山的东麓。据庙前碑文记载,黄帝庙始建于汉代,唐代宗大历年中置黄帝庙于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972)移建于桥山东麓,即今天的庙址。黄帝庙坐北面南,门前立一方形砖砌蚩壁,壁上书写着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题照: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步入庙门,撞入你眼帘的是庙内左手高耸入云的一棵古柏,它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帝手植柏”。这棵古柏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据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树高19米,胸径11米,在群柏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当地谚语所谓“七柞八里半,坛里坛瘩不上算。”实为对此硕大无比千年古柏的生动写照。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的林业情况之后,来到桥山“黄帝手植柏”前,不禁叹为观止,这些洋人们在实实在在的古柏面前不得不公正的冠之以“世界柏树之父”的美誉。古柏历经数千载,树干仍苍翠挺拔;树冠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再看庙门正北有一过亭,名曰“诚心亭”。穿过诚心亭,又有一过亭DH碑亭,碑亭对联写道:“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碑亭的石碑上,分别携刻着孙中山先生题词碑、蒋中正先生亲笔敬题的“黄帝陵”碑及毛泽东主席于1937年清明节亲笔撰写的祭文碑。
穿过碑亭,便是庙院最北边的人文初祖大殿。大殿前右侧,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名叫“挂甲柏”。相传汉武帝刘彻率领18万大军征朔方归来,驻军致祭黄帝陵时,曾在此树上挂销甲,致使树身斑痕累累,周身密布。每年清明节前后,树干中不时流出柏液,凝结为球状,晶莹透亮,蔚为奇观,“挂甲柏”也因此而闻名。
大殿门额上书“人文初祖”四字大匾,系原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程潜所题。大殿中神塞内有轩辕黄帝浮雕石像,石雕像高3.9米,宽3.3米,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放大刻制的。
在黄帝庙院东侧新建碑廓内,存放着57通石碑,均为历代帝王致祭轩辕黄帝的“彻制祝文”(即祭文)。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