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
该寺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其中以八个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著名。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酥油晶莹洁白,松软细腻,容易调合各种颜料,塑成各种珍奇的艺术花朵。塔尔寺的酥油花集塑雕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花红叶绿的百花异草,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有景色壮丽的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还有许多取材于历史和神话传说的故事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许多人为了一睹酥油花的丰彩,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塔尔寺参加灯会。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尔寺的堆绣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为美术界所称道。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之南的莲花山中,藏语名称为“贡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尊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因为是先建塔,后建寺,才有了汉语“塔尔寺”之名,明洪历十二年(藏历土羊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宗师的母亲先以菩提树为核心建成莲聚塔,之后明嘉靖三十九年(藏历金猴年,公元1560年),高僧仁青宗哲坚赞在莲聚塔左侧建成了弥勒佛殿。
塔尔寺所在的地方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因此派僧人头带黄帽,所以又称“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后格鲁派为了纪念宗喀巴,就开始在其出生地建立寺庙,随着历史的推移、参拜圣徒的渐多,塔尔寺也逐渐兴盛起来,达到占地600余亩的盛况,是格鲁派的六大丛林之一。
塔尔寺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气势壮观,以大金瓦殿为中心,周围分布有小金瓦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祈年殿、大拉让宫、四大经院、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等寺院建筑,整个寺院布局严谨,集汉、藏风格于一体,风格独特。
塔尔寺除却气势壮观的寺院建筑以外,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即酥油花、壁画、堆绣更是名扬天下,为人们熟知,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精华所在。
塔尔寺的法会活动众多,有农历正月十五上午的“浴佛(酥油花展)”、农历正月十五晚间的“大型酥油花灯展览”、农历四月十四和农历六月初七的“跳金刚怖畏护法舞”、农历四月十五和农历六月初七上午的“晒大佛”、农历四月十五、农历六月初八和农历九月二十三的“跳马首金刚护法舞”、农历六月初八上午的“转经佛(转寺院外围一周)”以及农历九月二十二全天的开放所有佛殿拜佛等法会活动,其中以“跳神”、“晒大佛”和“大型酥油花展”最为隆重和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