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安门内大街慈惠门油漆作儿两门楼修复
来源:法制晚报 日期:2006-10-21
在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的明代皇城墙,两座清代门楼已被恢复。这两个门楼最大的亮点就是其“头上”造型就是故宫太和殿殿顶造型的微缩版。
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相关部门和多位专家处了解到的。 红墙、黄瓦、飞檐翘起……记者看到,坐落在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侧的两座新修复的门楼——慈惠门门楼和油漆作儿门楼,隔着地安门内大街遥遥相望。
记者注意到,它们比旁边的皇城墙高出一个屋檐,正脊上两个加望兽眺望远方,飞脊上的抱头狮子小巧精致。黄色的琉璃瓦下,双排的椽子显示出其非同一般的高规格。
古建专家告诉记者,门楼所用的黄色琉璃瓦是皇宫等皇家建筑中使用的,瓦顶的造型是故宫太和殿缩小后制作完成的。
“从明朝到清朝初期,这墙上还没有门。”古建专家王世仁介绍说,明朝时这里设立了内官监等为皇宫服务的后勤供应衙署,从那时起,油漆作儿、慈惠门等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城墙上逐渐出现了门楼,当时可能只是简单的随墙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门楼失去了踪迹。
此次,为了整体恢复皇城墙的风貌,经王世仁、李准、宣祥鎏等古建和规划界的专家专门研究论证,按照原有规格恢复了这两座门楼。 记者了解到,除了慈惠门门楼和油漆作儿门楼,明皇城墙还要恢复米粮库、黄化门两座门楼。
编辑:夏腊梅
|